在海拔7556米的蜀山之王貢嘎山腳下,磨西曾是茶馬古道上的首要驛站,也是赤軍進入甘孜地區的第一鎮。民國二十四年(1935年),當赤軍夜宿途留時,紅色的種子就撒在了磨西。據史料記錄,赤軍前後在磨西鎮桂花坪一處多地留下戰役遺址,磨西赤軍長征擺設館中展陳的大刀、竹簍、火藥槍、草鞋等320餘件赤軍用過的物品,均見證著曾經的光陰。
2023年10月23日,天然資本部、國度林業和草原局按照《中華群眾共和國測繪法》《中華群眾共和國測繪服從辦理條例》,經國務院批準,將貢嘎山高程數據:7508.9米公示,本日起,在行政辦理、訊息傳播、對交際換、講授科研等活動中利用。
貢嘎寺每年要停止兩次法會,即夏季法會和夏季法會。夏季法會是在每年農曆六月,寺內全部和尚集合在雪山下的老貢嘎寺停止金剛亥母大法會;夏季法會是在每年農曆十仲春在六巴鄉新貢嘎寺停止瑪哈嘎那大法會,每次法會約需求用時 15 ~ 20 天擺佈。貢嘎寺的法會是該寺廟一年一度的嚴峻佛事活動,是以而非常昌大。凡是,法會都是由貢噶活佛活佛主持。活佛不在時,堪布、大喇嘛也可主持。
貢嘎山以冰川聞名,山麓有當代冰川159條,麵積達390多平方千米,是天下上陸地性冰川最早發育地區之一。此中馳名的有海螺溝一號冰川、貢巴冰川、巴旺冰川、燕子溝冰川和靡子溝冰川,冰層厚度達150-300米,非常壯觀。因為冰川的腐蝕,峻峭的山嶽變成金字塔形,矗立入雲,直刺彼蒼。
貢嘎寺分老貢嘎寺和新貢嘎寺。老貢嘎寺位於貢嘎山主峰足下,始建於公元十三世紀中葉,由第二世噶瑪巴·噶瑪巴希的親傳弟子紮白拔(第一世貢噶活佛)所建,至今已有六百餘年汗青,為曆代貢噶活佛之修行閉關聖地。
藏語中 的“Minya”既是地區觀點,又是族群稱呼。作為地區觀點,Minya”特指餬口在貢嘎山區特彆是西坡的康巴族群,又稱為“木雅人”,它也表示“木雅人”餬口的地區。在現在地理行政分彆上,這一地區大抵是指康定以西、雅江以東、道孚以南、九龍以北、丹巴西南這一片地區。“Konka”則意為“最高的雪山”。
首要景點有日照金山、冰川傾瀉、冰川索道、二號營地。看首要景點
海螺溝氣溫最冷為一月,最高溫度可達-12度,日均氣溫為3.9度;最高氣溫8月,日均溫度為13度擺佈,最高氣溫為22度,年均氣溫為5度,積雪厚度為35厘米。
新貢嘎寺始建於公元十四世紀,由第二世貢噶活佛瑪舍登巴所倡建。因本地古稱康什紮,以是該寺最後被稱作康什紮寺(意為三界聞名寺)。寺廟修建在六巴鄉(現改稱貢嘎山鄉)前麵一座山的半山腰,後經曆代貢噶活佛擴建,寺廟占地約四畝多。因為比老貢嘎寺晚建約一百多年,以是人們都風俗稱六巴鄉康鬆紮寺為新貢嘎寺,第二世今後的貢噶活佛大多駐錫在新貢嘎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