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五千人都是常備兵,和豪強發難臨時策動的海量臨時人手分歧,是根基脫產的。第五倫每個月要拿出六七千石糧食供應,本就嚴峻,幸虧打倒李家後緝獲糧食兩萬餘石,續了一波。
李軼卻不這麼感覺:“劉秀固然多次來往宛城,卻冇有一件值得稱道的事,不過蔭其兄名譽罷了。他承諾赴約卻半天不出門,見了吾等納頭便拜戰戰兢兢,言語怯懦,事事不敢拿主張,毫無其兄雄傑之氣。”
劉秀回到寓所,便立即遣朱祐去舂陵給兄長送信,李家的主動締盟是一個很大的變數,必須知會家裡。
劉秀熟諳劉玄,住在另一個裡,都是舂陵節侯的子孫。兩個支係在曾祖時才分炊,算他從兄,逢年過節冇少打照麵,人家血脈更靠近舂陵主係,也是個大地主,地比劉秀還多。
劉秀既然心存警戒,也冇將舂陵劉氏詳細的打算通盤托出,隻講了一些模棱兩可的資訊。倒是李家為了表達誠意,直接送了劉秀一百架弩,這都是官府明文製止買賣的禁物。
彆的另有五百征召兵,由郡參軍耿弇統領,第五倫將他調到了南邊的黎陽縣。
又有五百鐵官徒,因為第五倫不放心他們,遂分化打散,安設在各縣,隻留了一部分在鐵工坊。
畢竟劉秀夙來低調,隱於兄長的光環之下,名譽不顯。若非第五倫特地派人征辟,又曾得嚴尤賞識做過幾天軍中小官,李家乃至隻將他當作路人。
“更始將軍廉丹與太師王匡向朝廷報功,又廣發捷報於諸郡,王師已於有鹽郡(東平郡)有鹽縣打掃赤眉主力!斬首數萬級!”
早在前朝平帝元始二年產生嚴峻蝗災後,安漢公王莽便遣使者捕蝗,乃至為了鼓勵此種行動,還讓百姓將所捕得蝗蟲交給官吏,以重量石鬥受錢,這恐怕是有史以來頭一次朝廷動員全民捕蝗。
“看來李次元兄弟確切欲反。”
而第五倫又傳聞,本年夏天,河東鬨蝗災,蝗蜚蔽天,飛至常安,入於壽成室,緣殿閣而上,官方視為災異,但王莽卻說這是平常事,又策動吏民設購賞捕擊。
宛城這邊,前隊大尹甄阜正策動各家豪強出錢著力,隨他一起出兵進犯綠林,挽救隨縣。
非論如何,王莽的政令倒是給了各地官府便利,能夠將那些妄言“蝗蟲是天意不能打殺而要膜拜”的巫祝堂而皇之拘繫懲罰,在天災來臨時,做些小小的掙紮和報酬儘力,該燒就燒該吃就吃,餓的時候,這都是肉啊。
“兄長,吾等期盼已久的漢家答覆之日,終究要到了!”
“以是王莽啊王莽,你究竟是科學,還是不科學?”
與之不異的,另有新野陰氏、鄧氏,陰興、鄧晨這些小一輩都在和劉伯升暗中籌劃大事,反倒是家主們茫然無知,但無妨,到時候隻要一人呼應,就能將全部家屬拖下水。
哪怕是在顛簸的車上,第五倫仍不忘事情,靠著車廂,對著全郡輿圖揣摩。
PS:被降溫封印,起晚了點,第二章在18:00。
倒是在劉秀走後,李通捋須道:“難怪第五倫會與此人交遊,還特地辟除,現在看來,劉文叔沉穩厚重,確切有些過人之處。”
……
有鹽郡就是東平,有鹽縣就是漢時的無鹽縣,硬生生被王莽改了名。那兒與魏成隔著一個治亭郡,間隔郡界也就三百裡間隔,旬日可達,傳聞那兒上個月被赤眉彆部攻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