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_第190章 董王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

徐宣趕緊對董憲道:“泰山赤眉裡冇有甚麼凹凸貴賤,固然有三老、處置、卒史,但常日裡,世人都是以巨人相稱。”

“比擬於得兵卒三千,我更欣喜的是,伯山你安然返來!”

隻要如許,他耿純才氣和馬援一樣,手裡有了兵。倘若今後定陶當真被圍,耿純要跟第五倫“借兵”去救老父親時,也不至於開不了口。

路上冇吃食時,耿純直接帶著世人號稱赤眉,打下一個本地豪強的小堡壘,取其存糧之半,卻冇有害土豪的性命。

二人都有各自的目標,在那苦勸樊崇,倒是樊崇就一聲不吭地吃動手裡的米,末端抹著嘴巴道:“夏季快到了。”

耿純唯獨冇推測,那樊崇戰術上的確是個天賦,冇有建製的環境下讓十萬人跟著他乾,但在計謀目光上,倒是一言難儘,說白了就是目光短淺,不考慮長遠,想去哪就去哪。

“董王!”

但這名號現在可不能亮出來,董憲揣摩著,本身現在頂多就一個吳廣,真正引領天下首義的“陳勝”,還是泰山赤眉樊崇,現在王師已崩潰,是時候跟他會晤,籌議赤眉軍接下來的去處了。

而赤眉大敗官軍,太師王匡西奔,洛陽以東再無一支萬人以上的王師反對赤眉,耿純想著,本身如果赤眉魁首,當務之急是統合梁山、泰山、大河諸部,然後便聚十萬之眾,西取濟平……

這就是耿純公義以外的私心,魏成郡丞一職,不再是給朋友幫手,恰當作宗族容身之所來運營了。

但還是冇想到,會一次性來這麼多潰兵,竟然還是保持建製的,守軍大為鑒戒,直到耿純出麵解釋,又讓彭寵留在南岸保持次序,他渡河去與第五倫申明景象。

隻要這燈號豎起來,人和也齊了。郡縣苦新者,四周遍及的劉姓豪強,必刑其長吏,殺之以應赤眉,很多處所乃至能傳檄而定,朝廷重新征兵東討前,成皋敖倉以東隻怕不保。

“要論和緩,那邊能比得上故裡暖啊。”

冇錯,就是他老爹耿艾做二千石的定陶,這讓耿純更加焦心。

……

在船上回顧,耿純看到了三千對期盼的眼睛。

去歲關東大災,飛蝗各處,不止是大河沿岸,各州郡加起來,流民數量恐怕已經超越了漢武帝時的兩百萬,百姓對新政的忍耐已經到了一個極限,此為天時。

巧了,太師王匡也是這麼想的,這才一起奔逃千裡,直接往洛陽去了。

“郡君,我收攏了三千兵卒來投奔魏成,此事值得歡慶麼?”

魏成郡已經得知了成昌大戰的成果,第五倫也推測,除了出亡的百姓富戶外,必有殘兵敗卒慌不擇路欲遁入河北。

踏上北岸時,卻見第五倫深衣大冠,身披裘袍,已親臨渡口,正在翹首等他。

朝廷為了打這場仗已經府庫空虛,幾個月內再征召不出十萬以上雄師來討伐,關東諸郡毫不是赤眉敵手,他們恰好能夠趁機生長權勢。

“我發起,往西南走,去盤算陶城!”

“樊王……”董憲隻好上前見禮,不料對方卻板起臉來:“再稱呼我王、公、將軍,我可要翻臉了!”

遲昭平描述了魏地的安寧,篤定地以為那邊必然儲藏著大量糧食,當然,她終究的目標,還是帶著赤眉大隊人馬打擊元城。

在帶著一群潰兵去往魏成郡的耿純眼中,赤眉打完成昌之戰,已經占有了天時天時人和。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