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_第24章 不舉者有罪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

景丹讓老婆去號召主子籌辦朝食,又喚來一個十二三歲的孩子來拜見第五倫:“昨夜這孺子睡得早,未能見過伯魚,尚兒,快叫叔父。”

景丹一向帶著第五倫走到占地最大的廷中,劈麵一個高大的罘罳(fúsī),築土而建,近似後代的照壁,用青色與玄色畫以雲氣鳥獸,彰顯郡廷威儀。

“天子令二千石舉治下吏民有德行、通政事、能言語、明文學者各一人。”

就如許過了數日,時候進入玄月中旬,第五倫正在構造農閒的裡民族人在溝渠邊製作筒車,城裡卻又有小吏拜訪,說是列尉郡大尹張湛從常安返來了,召他去郡府一見。

蕭言隻冷靜拱手,看得出來,他對這安排極不對勁。

然後纔想起來,昨夜結束了在長平館的宴飲後,實在拗不過景丹的熱忱聘請,在他家借了宿。

此時天已經有點暗了,堂內卻未點燈燭,蕭言奇特地問了一聲,景丹卻奉告他:“郡君下了令,傍晚未到,不得點燈。”

前兩個還好,但甚麼“直言極諫”就八竿子打不著了,莫非指的是他長於抬杠?蕭言明顯是依托族望閥閱才入的。

PS:求保舉票。

前次第五倫來是為了私事,叩的是郡府東小門,此次則是公事,便直趨正門。

景丹說完後,第五倫隻表示佩服:“知我者,孫卿兄也,竟是涓滴不差!”

這讓第五倫有些焦炙,生長得加快,賦稅要囤積,塢院要擴大加固,練習要提上日程,鐵器得快點到位。

做這些事的同時還要生長義倉、義學,為長遠做籌算,且不能殺雞取卵失了民氣,那就與第五倫的抱負初誌背道而馳了。

第五倫隻感受風趣,王莽的政令裡,這二名之禁反倒是推行得最順利的。不止是中原之人要改單名哦,據景丹說,王莽乃至連四夷首級的名也勒令改了。

“夫君,客起了。”

“新室以孝治天下,亦是如此,不舉者有罪!”

景丹解釋:“前朝哀帝時纔是周厲王,現在應是共和行政,隻是‘周公’得了天命,已坐定了天子之位。”

進了正門後,景丹奉告第五倫,東邊的小院是大尹及其家人、門下來賓居住的宅子,相稱於後寢。西邊則是諸曹掾的辦公場合,乃是前朝。

這也太難了。

心中卻不由鬆了口氣:“景丹冇聽出來啊,我實在,是想革他們的命!”

一聽跟舉孝廉有關,蕭言麵色有異,看著劈麵的第五倫,心中大疑。

他持續道:“此舉雖讓天下稍安,但政令變動,如同燁燁震電,不寧不令。新室禪代,比如百川沸騰,山塚崒崩。而郡縣豪右職位起落,更是高岸為穀,深穀為陵!”

景丹不卑不亢:“伯魚亦在郡君呼喚之列,至於何事,稍後便知。”

“我從伯魚的詩句中,便聽出了這誌向!”

可這並冇有甚麼卵用啊,孝子廉吏治郡不必然短長,瞧瞧邛成侯、蕭氏的飛揚放肆就曉得了,張湛硬不起來,拿他們一點體例冇有。

反賊不止我一個?第五倫笑道:“孫卿兄是把目前比作厲、幽之時?雖是在家中,但還是要慎言啊。”

張湛看向他一向信重的景丹,本身一向承諾孫卿一個郎官正路,現在算是實現了。

……

第二天直到中午,太陽已經升起老高,第五倫才展開眼,看著四周陌生的安排一時失神。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