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宋英烈_第九十四章 納土歸周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

以是,在完成規複漢唐故鄉——起碼是打倒契丹、光複南漢、大理、規複絲綢之路——之前,周軍的範圍都不會有多大竄改,最多也就是逐步增加“飛龍軍”的數量,以替代中心“保安軍”。至於天下一統以後是否停止裁軍,則需求視當時的環境來定了。畢竟,像漢、唐、明、清如許的同一王朝,在其國勢強大的時候,無一不是擁兵數十萬乃至上百萬,不然是難以節製如此龐大的國土的。

不過,一來,在穿越團隊的兼顧安排、成心指導之下,後周政權在包管糧食等農作物產量充沛的同時,於工貿易範疇亦有了長足進步,此中像北平、開封、太原等局勢穩定、開辟較早的核心區的工貿易更是興旺生長、成績斐然,使得後周經濟突飛大進、財務支出大幅進步。有了充沛的糧食做根本、有了高速生長的工貿易做支柱,再加上穿越團隊在科技方麵不竭的獲得進步,有效進步了社會出產效力,使得後周朝廷有充足的人力、物力、財力來支撐這支龐大的武裝力量。

建隆五年農曆十月二十,也就是後周朝廷做出平滅南漢決定後的第三天,來自才建立不久的江西省佈政司的奏章被送到了王崤峻的手中。而奏章的內容倒是令人欣喜的——新任江西佈政使稟報,清源軍節度使、泉漳察看使、檢校太傅陳洪進欲進京覲見,並籌算納土歸周,將清源軍正式併入大周。現在,陳洪進及清源軍一眾文武官員已到達南昌,隻待朝廷同意其所請,便出發赴京。

如此高規格的歡迎禮遇,令陳洪進及一眾原清源軍文武官員打動不已,一再催促賣力策應、保護的官員加快北上速率,以便能夠早日進京麵聖謝恩。成果,本來按路程應當一個半月時候走完的路途,隻用了不到一個月,陳洪進等人便已經來到開封城腳下。

固然所獻地盤弘遠於清源軍、固然治下百姓遠多於清源軍、固然吳越地區亦遠較漳、泉地區繁華富庶、固然進京時候隻比陳洪進晚了不到兩個月。可正所謂“一步差,步步差”,落空了先機的錢俶是不管如何也不成能追上先他一步的陳洪進了。對於其“納土歸周”的要求,後周朝廷固然也很對勁、很讚美,但之前已經有了陳洪進這個可供鼓吹的榜樣在那邊,錢俶“納土歸周”行動可供操縱的代價便不成製止的大打扣頭了。因而,固然對方是本身承認的國王,後周朝廷給沿途各省、府、縣的旨意卻隻要求遵循郡王之禮歡迎;固然仍然派出了接引使前去驅逐,接引使的人選卻由“清園”兄弟之1、貴為建國伯的王峰,變成了不屬於北平係的禮部侍郎,且出迎間隔從三百裡減為了一百五十裡;固然仍然稀有十位朝廷大臣於開封城外迎候,領頭之人卻由“清園”兄弟之1、貴為建國侯、朝中職位僅次於王崤峻的張維信,變成了在“清園”眾兄弟長幼排行中雖比張維信高一名,但隻要建國子的爵位及戶部右侍郎官職的六爺尤遠。

建隆五年農曆十仲春月朔,張維信率後周朝廷百餘名勳貴、大臣於開封城南五裡外驅逐陳洪進一行人。同日,包含王崤峻、徐紹安、李俊武等實際掌控後周大權的朝廷重臣亦於宋國公府設席,接待陳洪進一行人。

固然與後周比擬,南漢不過是偏安一隅的撮爾小國,而與強大的周軍比擬,南漢軍更是不堪一擊的烏合之眾。可畢竟這是一場滅國之戰,是要剝奪南漢君臣的既得好處,對方老是要負隅頑抗、病篤掙紮一番的。更何況,穿越團隊做事一貫講究穩妥,毫不會打無掌控之仗。哪怕對方確切是一個軟柿子、確切是一隻病雞,穿越團隊也會用大力金剛指去捏、會用牛刀去宰殺的。是以,當穿越團隊委員會擴大集會正式決定建議滅南漢之戰,並製定出相乾作戰打算,而後周朝廷也就此事達成分歧定見後,最早有所行動的並不是“飛龍軍”和“保安軍”,而是運送糧草及各種軍用物質的車隊。數以百計的車隊、數以萬計的車輛將破鈔數月時候,把滅南漢所需物質運送到打擊解纜地四周的指定儲備地點,以供雄師利用。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