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宋英烈_第六十八章 大戰前夜(二)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

另一方麵,這個柳雲燕也並非是事前獲得了有關穿越團隊“粘網行動”的動靜而逃脫的。她是在行動開端的前兩天,接到了來自總堂要她回京述職的號令而分開的。也就是說,這個柳雲燕此次逃過一劫並非那名密諜的功績,而是純粹的撞大運撞上了。

但是,隨後對那些被捕的“飛燕堂”幽州分堂成員停止的審判卻令穿越眾們大跌眼鏡。一方麵,按照“飛燕堂”幽州分堂的一名副堂主及幾名初級成員供應的供詞,他們底子就不曉得本身這邊有人已經滲入進了穿越團隊的內部。柳雲燕固然常常和他們分享一些有關穿越團隊的動靜,但卻向來冇有向他們流露過這些動靜的來源,隻說是從可靠耳目那邊獲得的。也就是說,阿誰令穿越團隊如鯁在喉的“飛燕堂”密諜是和柳雲燕單線聯絡的,“飛燕堂”幽州分堂的其彆人不但從未見過其人,乃至連這小我到底是不是真的存在都不敢肯定。

開初剛聽到這個動靜的時候,包含委員會幾位委員(候補委員)在內的幾近統統穿越眾都思疑是團隊內部有人保密,導致這個柳雲燕提早獲得動靜而逃脫了。畢竟諜報部此前一向也冇有找出那名勝利滲入到團隊內部的“飛燕堂”密諜,以及能證明某一名穿越者已經被這名密諜滲入的確實證據,抓捕行動是以被泄漏也是料想當中的。

不過,固然有柳雲燕漏網這一大遺憾,但“粘網行動”不管如何說還是勝利的。以是包含梁子嶽、鄭知微、唐潮、楊新等部分主管、副主管――同時也是此次行動的直接批示者――在內,一多量參與了此次行動的職員遭到了委員會的嘉獎。而斷根了“飛燕堂”幽州分堂這顆已經紮到本身肉裡的芒刺後,穿越團隊也終究能夠將全數心機都用在幽雲之戰的籌辦上麵去了。

如果如許的事呈現一次兩次,大師到也不會去在乎,搬場、辭工、遇賊這類的事常常產生,大師頂多會把這些事當作茶餘飯後的談資,冇甚麼可大驚小怪的。但是,跟著近似的事情產生的越來越多,大師議論的越來越多,一些故意人便開端揣摩這此中是否存在所謂的關聯了。特彆是那些當事人的親朋老友們更是疑慮重重,此中有些人乃至還跑到了州府或者縣衙去告狀或者報失落。

不過,世事很少會有完美無缺的時候。在獲得摧毀全部“飛燕堂”幽州分堂這個龐大的勝利和成績的同時,此次的“粘網行動”還是存在著一個一樣龐大的遺憾,那就是冇能抓住“飛燕堂”幽州分堂的堂主柳雲燕。

對於俘虜們說的,他們不曉得有己方的密諜滲入進穿越團隊這件事,諜報部的兄弟們到是能夠瞭解。畢竟一個勝利滲入進穿越團隊的密諜得來不易,柳雲燕出於保密的目標不向她的部下賤露也是在道理當中的。而有關柳雲燕美滿是因為運氣好才滿身而退的說法,固然顯得有些過於偶合,但一來這些俘虜在被抓捕後都是伶仃關押,底子冇有串供的機遇。一小我、兩小我這麼說另有能夠是因為相互之間的默契,幸運編了一樣的大話來哄人。但6、七個“飛燕堂”幽州分堂的初級頭子都這麼說,其可托度就比較高了。更何況,以梁子嶽、鄭知微等人的審判才氣,這些俘虜說冇扯謊,他們還是很輕易辯白出來的。

是以,在遼應曆八年(後周顯德五年)農曆玄月初五這一天,委員會向諜報部下達了代號為“粘網行動”的絕殺令,號令諜報部在軍事部(唐潮帶隊)和保衛部(楊新親身帶隊)的支撐與共同下,對目前所把握的統統“飛燕堂”在幽雲十六州範圍內的堂口、聯絡點停止奧妙突襲,抓捕“飛燕堂”的各級頭子以及統統正式成員――普通的耳目、馬仔一類的小蝦米不過是跑跑腿,混口飯吃,並不在抓捕範圍以內,算是逃過一劫。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