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宋英烈_第四十九章 通天之路(二十)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頁 目錄 下一章

不過,曾誌林也就是內心想想,冇有委員會的受權,他可不能向柴榮等人流露任何新式步槍的資訊。是以,對於趙匡胤的題目,曾誌林隻能答道:“回趙大人的話,燧發槍與弓弩比,在射擊速率上確有不敷。但是,這類不敷一方麵能夠通過勤加練習來儘量彌補;另一方麵,外洋島國也曾針對這類不敷製定了一種行之有效的戰術,稱為‘三段射擊術’。”

說著,曾誌林又向柴榮等人大抵講授了一下燧發槍的事情道理,以及黑火藥和鉛彈在射擊過程中所生長的感化。當然,考慮到對方的知識程度和瞭解才氣,曾誌林講的非常大略,並冇有過量的利用當代詞彙和物理道理,隻是讓對方大抵明白鉛彈是在黑火藥燃燒時產生的煙氣的力量鞭策下從槍管中飛出去的。同時,曾誌林還大抵先容了一下燧發槍的基賦機能數據――全槍長約六尺四寸(漢尺,相稱於一點五米);重十斤半(因為這批燧發槍利用的是新型鋼材,以是比最早的型號輕一些);有效射程一百五十步(二百二十米,但考慮到射擊精度,在麵對小股仇敵時,最好放到六十步以內再射擊);利用標準裝藥時,有效射程內可殺傷無甲或僅著皮甲的兵士,百步內可殺傷重甲兵士、擊穿一寸厚的木板。

當然,草民說的這個質料用度是指以精鋼打造槍管等部件時的破鈔,如果朝廷打造的話,大可把精鋼換成熟鐵,如許固然槍管不得不加厚一些,使燧發槍的重量略有增加,但用度上卻能夠節流很多。

柴榮聽了固然冇有頓時表態,但從他的神采上能夠看出,他對趙匡胤的建議多少有些動心。

說著,曾誌林便把“三段射”的含義向柴榮等人做瞭解釋。而後,又在徐紹安和王峰的幫部下,為柴榮等人實際揭示了一下“三段射”的詳細操縱體例。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頁 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