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宋英烈_第四十六章 劫城投效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頁 目錄 下一章

建隆二年農曆四月二十四,江南常州刺史禹萬成調集城內一眾文武官員於刺史府內議事,籌議如何抵抗已然兵臨城下的吳越軍和周軍。對此,與會官員眾說紛繁,定見並不同一。雖也有人就如何守城、如何退敵提出了一些設法,可在場的大多數人誇大的卻都是吳越甲士數浩繁,以常州城一城之力難以抗擊、周軍更是火器鋒利,常州城縱有高牆深壕,在無堅不摧的火炮麵前亦毫偶然義。與其徒增傷亡、令百姓生靈塗炭,倒不如另尋它途。固然這些官員冇有直接說出“投降”二字,可其話裡話外所表達的意義卻再清楚不過了。對此,禹萬整天然是非常不滿、非常憤恚,他一麵痛斥那些成心投降的官員,一麵命部下的親兵將投降企圖表示得最為較著的幾名官員捆綁起來,籌辦用他們的人頭祭旗,以激起守城將士的鬥誌。

辰時正,就在議事大堂內一片混亂,有的官員叫喚要殺一儆百,殺掉主張投降的官員、有的官員向刺史大人討情,但願能饒過那幾名錶示投降的官員的時候,跟著大堂外一陣喧鬨聲傳來,近千名荷刀持弓的兵士已將全部刺史府團團圍住,近百名親兵在常州副批示使的帶領下更是直接衝進議事大堂,弓上弦、刀出鞘的盯著刺史禹萬成及其他不肯意投降的官員。

如許的景象令禹萬成是看在眼裡、痛在心中,固然他嘴上還在不斷的斥責金成禮,心中卻早已無可何如、唏噓不已了——畢竟光靠著嘴巴說既措置不了以下犯上、投敵獻城的金成禮,更抵擋不了數萬吳越軍和周軍,常州城的淪陷已然成了定局。禹萬成之以是到現在還要持續斥責、謾罵金成禮,一來是為了宣泄胸中的鬱結之氣,二來也是但願能藉此激憤對方,進而使對方在惱羞成怒的環境下殺了本身,以便全了本身的儘忠報國之心。

建隆二年農曆四月二十三,金成禮派人送來動靜,表示本身已經與親信和盟友籌辦安妥,將會在第二天刺史禹萬成調集城內一眾官員、守將議事時發難,節製住禹萬成及其親信,向周軍獻城投降。行動時候開端定在早上辰時末,一俟到手,他便會在常州城四門城樓之上各豎起三麵白旗,同時翻開統統城門,並親率城中文武官員出北門驅逐周軍入城。

說罷,不顧禹萬成的喝罵與抵擋,兩名凶悍的兵士走上前去,一左一右架起禹萬成便出了刺史府,直奔北門而去。在他們的身後,禹萬成帶領部下將佐、兵士及常州城內一眾文武官員緊緊跟從。

,!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頁 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