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宋英烈_第五十七章 新的練兵計劃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

錢遠山的這一番解釋,固然撤銷了絕大多數反對者的顧慮,但是有關“砥礪二號行動”的議案,仍然冇能獲得統統兄弟的支撐――固然這並不影響其在全部大會上獲得通過。而對峙反對這一議案的隻要一小我,那就是任委員會候補委員的楊新――幸虧徐紹安通過電台插手了此次全部大會,不然具有委員會投票權的楊新很能夠會使這項議案的通過變得非常費事。

因為李俊武所說的句句不虛,而於文德“進步產量需求建成新高爐”的說法要實現起來又不是一件簡樸的事,再加上不遠的將來,“飛龍軍”恐怕還會持續裁軍,其對兵器的需求隻會越來越大,以是有關大範圍向官方出售鐵料的建議也就冇能夠獲得大會通過了。

對於本身的態度產生一百八十度大轉彎,楊新的解釋也非常簡樸――既然本身冇法禁止這項行動的履行,那麼就隻好退而求其次,切身參與該項行動,以便在需求的時候能夠有機遇脫手,保全本身結義兄弟楊業的性命。

說到詳細的保障體例,軍事部是從兩方麵來停止的。一方麵,是學習遼**隊的傳統,通過‘打草穀’,當場征糧等手腕,達到‘以戰養戰’的目標。另一方麵,是操縱‘飛龍軍’現有的後勤包管力量,在沿途設立幾處兵站,用於後勤物質的運送支撐。

另一方麵,即便能夠處理法則上的題目,兩地之間的間隔也不是一個很輕易降服的困難。在前段時候的“砥礪一號行動”中,“飛龍軍”最遠的行軍間隔也不過二百餘裡,連幽都府的範圍都冇有出。而西進北漢,最短的間隔也在6、七百裡以上,其間還要顛末蔚、應二州,一來一回再加上作戰,冇有兩三個月時候是做不到的。這與“砥礪一號行動”時,短則十天,多則半月的環境相去甚遠。這麼長的行軍間隔、這麼久的出征時候,既是對批示員掌控步隊才氣的磨練,也是對穿越團隊後勤支撐才氣的磨練。

“不過,質料科現有的產能根基已到極限,如果想增加產量的話,就隻要再建新的鍊鐵爐和鍊鋼爐才行。”於文德在中間彌補道。

錢遠山的這個打算不但冇能壓服反對者,反而引來了他們的質疑,有兄弟問道:“扮成商隊倒也罷了,隻要路上謹慎一些應當不會有甚麼題目。可扮成北漢流民的話,會不會太傷害了,畢竟遼人南下擄掠的時候,人丁也是首要的擄掠工具。現在擄掠的工具就在本身遼國的境內,他們豈不是會更加肆無顧忌的掠取、劫奪嗎?”

就在錢遠山籌辦代表軍事部接管委員會有關履行“砥礪二號行動”的受權時,本來一向反對這項打算的楊新卻俄然竄改了主張。他向委員會提出,但願能夠作為火線批示部的一員,參與到該項行動中去。

不過,這個發起並未能獲得大多數與會者的同意。特彆是科技部、軍事部的諸位兄弟,對這個建議更是分歧反對。李俊武表示:“現在團隊的鋼鐵冶煉範圍並不是非常大,除了滿足本身兵器及各種東西的出產外,還要拿出一小部分來完成與留守府的鐵料及兵器供應條約。固然每個月都能有一些節餘,但一來數量有限,二來科技部也必必要留下一些鐵料、鋼材做為計謀儲備,以防今後呈現甚麼不測環境,質料科不能及時供應充足鋼材時應急之用。以是,除非團隊的鋼鐵冶煉產量大幅增加,不然的話,在現階段我們還是不宜擴大對外鐵料的供應數量。”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