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宋英烈_第一百八十八章 “黃袍加身”(五)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

許重生天然明白趙匡胤話裡話外的意義,隻是如許的拉攏與威脅,對他來講毫偶然義。如果前幾天聽到趙匡胤這番話,許重生能夠還會冒充義慮、衡量,對付一下對方,以便為北平軍南下軍隊爭奪一些時候。可題目是,在明天中午時,許重生便已接到鄭知微從陳橋“隱園”派人送來的動靜,曉得“靖難軍”前鋒軍隊已經進抵黃河,距分開封不過3、四天的路程。而“靖難軍”主力也將於明日誓師出征,沿永濟渠一起南下,底氣實足的他現在底子冇興趣也冇需求與趙匡胤做筆墨遊戲、打嘴皮官司。

聽到許重生將昨日今晨本身“黃袍加身”的事情講了出來,趙匡胤不由得心中一驚。要曉得,從淩晨“黃袍加身”到現在不過才四五個時候,在來都城的路上,部下將領又一向對各自的部下嚴格束縛,底子不成能有人在不被髮覺的環境下偷偷溜到都城來通風報信。而在之前趙氏個人的密議過程中,固然也曾籌議過舉兵起事的步調與體例,可絕對冇有詳確到如此境地。換句話說,許重生在本身到達都城之前,便已通過彆的渠道得知了本身“黃袍加身”的細節。

一來,許重生既已叛變本身,那麼本身本來安插在開封城內、用來為本身入城助一臂之力的那些個親信親信想來已經被朝廷死死盯住。就算在本身完整暴露所謂“反跡”之前,朝廷一定會將這些人一網打儘,可再要倚仗他們來臂助本身,卻幾近是已無能夠。如許的話,本來策劃的巧取開封,也就必將會變成強攻都城。

“便於掌控城外兵馬?”許重生詰責道,“聖旨中隻命都批示使及以大將領進京,征討軍中另有各軍批示使、虞侯使保持,又何需諸位將軍坐鎮。再者,遵循朝廷常例,還會派出朝廷重臣出城代官家犒賞全軍。若城外雄師真有甚麼不測變亂,賣力出城犒軍的將領自會臨機措置,何必遠水去解近渴般的煩勞城內諸位將軍。”

二來,本身麾下雖有七萬禁軍精銳,可麵對據城而守,不管在兵士本質、兵器設備、練習程度,還是領兵將領的才氣上,都與本身相差無幾的三萬守軍,就算本身不計傷亡、不顧大戰給都城內士紳百姓帶來的龐大喪失,也很難在短時候內拿下據堅城而守的朝廷兵馬。而跟著本身在開封城下破鈔的時候越長,各種變數也會越來越多。一旦朝廷下旨命各地節度“勤王討逆”,且不說那些個忠於柴周朝廷的節度使會率兵來援,恐怕就連那些對朝廷並無多少忠心可言的節度方鎮也會對本身動手,以求能在朝廷過後的封賞平分一杯羹。以是,從某種意義上說,此番趙匡胤可否順利進城、可否成績本身的“大業”,其關頭之地點便是城頭上許重生的態度。

是以,聽了對方連拉攏帶威脅的一番話,許重生涓滴不覺得然,將手一擺,斥道:“趙匡胤,莫要再在這裡胡言亂語、勾惹民氣。你的罪過證據確實,由不得你抵賴狡賴。本批示使勸說你莫再執迷不悟,放棄那些不實在際的設法,當即上馬受縛、束手就擒,進宮去處官家請罪。當今官家仁厚,到時候你雖不免一死,你那些已被押入天牢的家眷親族卻或可保住性命。”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