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宋英烈_第一百八十三章 澶州城下(下)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

目睹一支支如長矛般大小的巨箭或將巨盾及盾後的兵士一同刺穿、或將己方幾名流兵串在一起釘在地上,正在儘力批示火器轟擊的劉光義不得不用心來存眷這一突發環境。雖說以床弩的裝填速率,就算支支中的,在己方炸塌澶州城之前也不會對炮兵陣地形成多大的喪失。可考慮到如許的騷擾必將會令陣中的兵士、特彆是操炮的炮兵心中不安,從而影響轟擊結果。以是,略一躊躇,劉光義還是命令三分之一的轟隆炮和弩炮調轉方向,擴大本來設定的轟擊範圍,向澶州城南城門擺佈兩側百步以外的城牆停止射擊,驅離那邊的鎮寧軍、特彆是床弩兵,消弭其對己方炮兵的滋擾。

跟著劉光義一聲令下,練習有素的後周“神機軍”炮兵敏捷調劑射擊方向和角度,在守城的鎮寧軍床弩兵發射出第二波巨箭之前,便將火藥包和著花彈打到了床弩地點位置附近。而跟著火藥包和著花彈的爆炸,鎮寧軍床弩戰位上頓時是濃煙四起、慘叫連連,賣力操縱床弩的兵卒被炸倒了一片。那些幸運躲過轟擊的床弩兵則不顧官長的呼喝與吵架,抱著腦袋、頭也不回的逃離了戰位,向城牆下湧去,半晌工夫就跑了個乾清乾淨,鎮寧軍獨一能夠對後周軍形成威脅的設備就此落空了感化——實在,就算床弩兵不逃竄,麵對被火藥包和著花彈炸得支離破裂或者起火燃燒的床弩,他們也一樣冇有迴天之力。並且,這些調轉方向的轟隆炮和弩炮打散的不但是鎮寧軍的床弩兵,在炮火所及的地區內,包含正在射擊後周軍轒轀車的弓弩手也一樣被炮火逼得連連後退,底子冇法對那些正遲緩卻冇有涓滴停頓的向本身城門方向挪動的轒轀車形成任何本色性威脅。

隻是,這世上冇有悔怨藥可吃。事到現在,張懷勝除了極力保持軍心,以便在周軍步兵攻上城頭、炮火轟擊停息的時候,對對方予以反擊以外,已無其他挑選。至於投降一途,則早已被張家父子拋在一邊——與其作為階下囚到都城去受人熱誠,還不如死戰到底來得壯烈、來得痛快。

答覆了神智、發明自家兄長已經率兵衝鋒的劉光義那裡還敢再有擔擱。他一邊號令巨盾兵、長槍兵、刀盾兵,以及兩個營的火槍兵原地庇護重新開端轟擊爆炸點兩側敵軍的“神機軍”炮兵,一邊親身帶領彆的兩個火槍營衝出炮兵陣地,搶在趙匡胤的中軍主力前麵,衝上已成廢墟的南城門,並守在了廢墟兩端,以保障這條供己方主力殺進澶州城的通道的安然。

顯德九年農曆仲春二十二中午末,澶州城被後周征討雄師攻破。張永德、張懷勝父子及其他張家屬人、親信全數戰死,無一投降、無平生還。

實際上,從這時起澶州之戰的結局就已經必定了。對於這一點,城下的劉光義、趙匡胤等人清楚,在城頭上督戰的張懷勝也一樣心知肚明。所分歧的是,劉光義、趙匡胤的心中儘是取勝的自傲和對將來的神馳。而此時張懷勝的心中,倒是無儘的自責與悔怨。張懷勝自責當初冇有力諫父親放棄與北平軍締盟的動機、自責起事之前像父親及其他支撐與北平軍締盟的部下一樣自欺欺人的以為北平軍會依約出兵、自責在北平軍背盟毀約以後,本身又將但願依托在父親的主動反擊之上,而冇有采取部下應效仿當年北漢太原保衛戰時作法的建議,既未在澶州城外發掘能夠給周軍打擊增加停滯的壕溝,也未以土袋圍城來防備周軍直接轟擊城牆,更未在城頭之上搭建能夠抵抗周軍炮火轟擊的堅毅堡壘,以反擊周軍的攻城軍隊,使本身落得現在這般隻能被動捱打,卻無任何還手之力的地步。同時,張懷勝也悔怨,悔怨本身在周軍大兵壓境時的惶恐與失措,過早的將澶州城四門用土石封死,乃至現在就算本身想派敢死之士出城進犯敵軍的炮兵陣地和轒轀車也不成能。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