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宋英烈_第一百二十二章 跟蹤追擊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

建隆七年‘陰’曆蒲月二十八,在留下“保安軍兩個團及由本地漢人構成的兩千暫編團練兵駐守長‘春’城後,大周北伐中路軍主力兵分三路,再次踏上征程。

以是,對於‘女’裡主動獻城投降,曾誌林等人安然受之。一麵對他和他的部下好言欣喜,包管會庇護其生命及財產不受侵害;一麵命該城五千守軍於指定地點調集,等候周軍的查對與整編。對此,‘女’裡等人天然是一麵感‘激’不儘,一麵束縛兵馬,儘力共同周軍的辦理。

固然契丹守軍投降的行動有些俄然,但曾誌林等人卻並未感到太多的不測。因為就在北伐中路軍勝利‘誘’殲耶律斜軫所部一萬八千人馬的當天,他們便收到了來自“暗羽”長‘春’州分堂送來的動靜,曉得契丹君臣在得悉鳳州已被周軍霸占後,便當即棄城而去。現在,長‘春’城內隻要三千老弱殘兵以及兩千臨時征調的青壯扼守。麵對兩邊差異的氣力對比,以及此前周軍一起攻城掠地,攻無不克、戰無不堪的勢頭,城內的契丹守將隻要不是像此前鳳州趙匡符或者祖州耶律沙那種對契丹朝廷死忠的“一根筋”,在周軍策動守勢之前便開城投降,無疑是其最好挑選。更何況,遵循“暗羽”長‘春’州分堂供應的諜報,扼守長‘春’城的韶陽節度使‘女’裡並非甚麼忠肝義膽、發憤“死社稷”的貞烈之士,而是一個靠著走世宗之子、被當明天子看重的耶律賢的乾係才身居高位、獲得韶陽軍節度使之職,且又極度貪財,把財帛看得幾近比本身的‘性’命還重的庸官‘奸’臣。希冀如許一個既無真才實學,又貪恐怕死、嗜財如命的傢夥丟棄統統的與周軍頑抗到底,那才真是癡人說夢。

既然已經挑選了獻城投降,天然不會再去保守契丹朝廷的奧妙。是以,賣力發問的穆特爾話音才落,那邊‘女’裡已經非常恭敬的答道:“回大將軍,據之前製定的戰略,前去黃龍府‘巡狩’不過是個幌子,真正隨儀仗進黃龍城的隻要翰林學士室昉及五千部族軍。而耶律璟及其部下一眾逆臣賊籽實際上在分開長‘春’城不久後便趁夜‘色’率主力兵馬與儀仗離開,避開大道,隱形潛蹤的逃往遼陽府。因為其為了遁藏貴軍耳目,采納的是晝伏夜行的體例,每晚最多走三十裡。以是,遵循路程計算,現在應當已經跑到威州與信州之間,間隔遼陽府大抵另有六百餘裡路。如果貴軍不睬沿途城池堡寨,以馬隊儘力追逐的話,想來能夠趕在其進入遼陽城之前截住他。”

‘女’裡聞言,一麵不要錢似的極力阿諛、吹噓穆特爾及大周朝廷高低,一麵卻在內心悄悄起了竄改。如果說在曉得周軍除了現在這兩路雄師外,另有一起雄師直‘插’遼陽府之前,‘女’裡還隻是迫於壓力,為了保住本身的身家‘性’命而不得不放棄抵當、挑選投降的話;那麼,在體味到耶律璟和他的一班文臣武將以及大遼僅存的‘精’銳兵馬正如“飛蛾撲火”般撞向大周北伐右路軍的槍口上以後,他已經放棄統統顧忌,決定斷念塌地的為大周效力了——當然,前提是對方有這個籌算。

得知耶律璟逃往遼陽府,曾誌林、特彆是程飛也鬆了一口氣。畢竟,作為追擊契丹殘部的主將,程飛天然是寧肯奔襲近千裡,攆著耶律璟的屁股殺向遼陽府,在平原地區打一場活動戰,也不肯意像冇頭蒼蠅普通去鑽深山老林,跟遠比本身熟諳地形的契丹人打一場耗時吃力,還不必然能有好成果的遊擊戰。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