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處,則是北麵三十裡。良鄉城乃是幽雲契丹軍主力屯集糧草之所,城內守軍原有一萬,在被下官的兄弟王峰以押運糧草為名帶走五千鄉丁後,目前隻剩下五千本境地兵及數百契丹騎軍。而那良鄉縣令胡有道夙來與吾等兄弟交好,此前便已向吾等兄弟表白臣服朝廷的情意,隻等朝廷雄師兵臨城下,他便拿下為數未幾的契丹騎軍、獻城投降。而其城中所存糧草充足朝廷雄師利用三個月,即便雄師糧道一時難以打通,亦不會影響雄師北伐。更何況,‘清園’私兵中最為精銳的八百遊馬隊已然南下尋覓蕭繼先所部,並尋機毀滅之。朝廷糧道規複通暢也指日可待,張大人完整不必憂心糧草之事。”
“清園”私兵的實際數量令在場世人思路不竭,一時候誰也冇有再說話。半晌的沉寂以後,一心都放在北上長城拒敵的徐紹安眼看時候不早,本身這邊也該出發,因而籌算上前向柴榮告彆。成果,不等徐紹安說話,張永德那邊卻有了行動――目睹徐紹安就要離營而去,本身再想找機遇對其停止打壓、粉碎徐紹安及其一眾兄弟在柴榮心目中的形象不曉得還要比及甚麼時候,張永德決定抓住最後的一點時候,再給徐紹安進點讒言。他搶在徐紹安開口請辭之前,向柴榮奏道:“陛下,徐將軍此前曾在禦前立下軍令狀,承諾在兩日內為朝廷雄師供應十天所需糧草。現在時候已過,卻未見徐將軍給朝廷送來一粒糧食。陛下方纔固然已法外開恩、輕罰其罪,但我雄師的糧草仍然冇有下落。眼下營中糧草最多隻夠一天所用,若不能及時彌補,必將會引發軍心不穩。屆時莫說光複幽雲,隻怕雄師是否還能持續北伐都在兩可之間。”
“陛下放心,臣既然敢來向陛下請罪,便已預感到能夠會遭到朝廷的嚴懲。現在陛下法外施恩,臣自發無覺得報,隻要經心極力為陛下、為朝廷、為幽雲百姓效力。”徐紹安非常乾脆、非常有力的答覆道。
待徐紹安稱謝而起,柴榮又說道:“正所謂‘人非聖賢,孰能無過’,徐愛卿此番雖有不對,但一來情有可原,二來朕已然做了措置,此事便到此為止,還望愛卿不要因為此事而竄改成朝廷效力、為百姓謀福的初誌。”
徐紹安聞言歉然道:“按說,臣乃大周軍將,本當隨陛下及諸位同僚一起揮軍北上,完成北伐大業。但是,目前情勢火急,契丹救兵近在天涯,而臣的兄弟們也已然率軍北上長城一線,籌辦與契丹救兵決一死戰。臣既與他們約為兄弟,自當共赴疆場,又豈能妄圖安閒,而置兄弟們於不顧。故此,臣已與眾兄弟商定,隻待其間事了,便率四千步軍馬上北上,日夜兼程趕往居庸關至古北口一線各處關卡隘口設防,以備契丹救兵正麵進犯榆關無果,轉而派偏師、輕騎繞道偷襲,威脅我軍火線及幽州城的安然。”
對此,徐紹安倒是胸有成竹,他說道:“啟稟陛下,臣此次覲見陛下雖未帶來一粒糧食,但卻並不表示臣不能為朝廷雄師供應旬日所需糧草。”
固然不體味“清園”兄弟通盤戰術安排的趙匡胤所提戰術縫隙並不存在,但對於趙匡胤這類美意的提示,徐紹安還是很感激的。更新本書最新章節)他向趙匡胤抱拳拱手道:“下官多謝趙大人提示。不過,還請大人放心,吾等兄弟對此事早有安排。此次參與保興莊一戰的‘清園’私兵並非吾等兄弟麾下全數兵將,鄙人官的十一弟、二十四弟、二十七弟和三十五弟率軍在保興莊與幽雲契丹軍主力交兵的同時,下官的十二弟、二十六弟、三十一弟已率另一起人馬北上幽州城,並於城外埋冇之處埋伏。隻待保興莊戰事結束,便與已經率所謂“鄉丁”入幽州城“助戰”的辛飛宇辛兄弟裡應外合,一舉拿下幽州城。如果下官冇有算錯的話,本日午前十二弟他們便會開端行動。倘使不呈現甚麼不測,最多到傍晚時分,幽州城便會在我‘清園’私兵的把握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