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宋英烈_第一百二十一章 一戰保興莊(完)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

按理說,“南路軍”西線軍隊不管是總兵力還是轄下“飛龍軍”的兵力,都隻要北線軍隊的一半,其炮兵更是隻要各步虎帳、連所屬中小口徑迫擊炮,火力密度和能力比北線軍隊要弱很多。如果逃竄的遼軍以數萬之眾儘儘力猛攻,一定不能突破西線軍隊的阻擊,逃入更西邊那連綴不竭的群山密林當中。到時候,慢說是一萬多“南路軍”,就算把穿越團隊統統的武裝力量都調來,乃至是將八萬周軍都加上,也不成能將逃進山裡的遼軍都毀滅掉,必定會有很多遼軍兵將能夠活著走出大山,返回幽州城或者是本身的塞外故鄉。

――在科技部兵器科以及其他各科的共同儘力之下,本來被軍事部眾兄弟當作雞肋的火箭炮有了較大的改進。不但進步了射程(由四裡增加到六裡),並且火箭彈戰役部的裝藥量也有所增加(其能力根基與105mm榴彈炮相稱),根基具有了實戰才氣,不再是軍事部眾兄弟口中“中看不頂用”的“繡花枕頭”式設備。目前獨一限定火箭炮設備數量的是其火箭彈的代價――一枚火箭彈的代價相稱於三發105mm榴彈――即便是像穿越團隊如許資金薄弱且在軍事投入上一貫喜好大手筆的構造,在大量設備火箭炮的題目上仍然是非常謹慎的。為了不影響其他兵器設備的出產速率,此次幽雲大戰之前,兵器科隻是為“飛龍軍”趕製了三部火箭炮發射架及少量火箭彈,與此前的那三部實驗用發射架湊在一起,勉強組建了一個獨立火箭炮連,交由“南路軍”總批示錢遠山直接節製,而並未歸入炮兵團的建製之下――六部發射架九十六根發射軌,裝備的火箭彈卻隻要二百發,僅夠全連兩次齊射所用。

但是,此時的遼軍敗兵方纔經曆了“南路軍”北線軍隊的火炮猛轟,麵對自家大營內那死傷累累、血流成河的可駭氣象,這些逃出來的遼軍早已被嚇破了膽,成了驚弓之鳥。此時甫一碰到西線軍隊的炮擊,跑在前麵的遼軍立時就慌了手腳,回身就往山外跑,不想卻與那些並冇成心識到前麵環境不妙,仍然在不管不顧的向山裡逃的後續遼軍撞個正著。成果,這些遼軍毫無不測的重蹈了之前衝陣的那五千遼軍的履轍,數萬人馬擁堵在山腳之下一片並不寬廣的地區內,轉動不得。一時候,喝罵聲、抽泣聲,乃至兵器的磕碰聲、受傷兵士的哀嚎聲、慘叫聲不斷於耳。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