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宋英烈_第一百零九章 原來這是個“套兒”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

正所謂“不看不曉得、一看嚇一跳”,舉目四望之下,包含韓匡嗣在內,統統登上城牆的契丹兵將均是大吃一驚,倒吸一口冷氣。隻見遼軍大營的四周,密密麻麻均是周軍燈號,看其範圍隻怕不止中軍官所估計的十萬雄師。更令韓匡嗣及在場遼將惶恐的是,在周軍炮火的狠惡轟擊之下,駐紮於城西的左軍大營已然變成一片火海,各處是人馬的殘骸和支離破裂的帳篷、車輛以及各種軍輜物品,到處是吃驚亂闖的戰馬和受傷倒地、**不止的軍兵官佐。

中軍官承諾著前去傳令,而韓匡嗣亦在穿戴好衣甲後率本身的親兵衛隊出了作為其臨時批示部的永州府衙,往西城門而去。

“周軍主力?周軍主力不是多日前便已東進長春州了嗎?如何能夠呈現在長寧?”韓匡嗣一邊有些難以置信的問道,一邊鬆開了抓著中軍官衣衿的手。

中軍官的話令韓匡嗣復甦過來,認識到了本身的失態,並敏捷規複了平靜。他一麵讓聞迅而入的親兵幫其穿戴衣甲,一麵叮嚀道:“速速傳令各軍束縛兵士、緊守營寨,以防周軍衝寨。傳令城中將領速到西門聚齊,與本留守一同登城察看敵情,以定禦敵之策。”

俗話說“一將無能、累死全軍”,韓匡嗣固然算不得是草包將軍,但他這一主動反擊的號令對於城東右軍大營賣力衝陣的第一梯隊五千兵馬來講卻無異於直接去送命的“催命符”。這五千兵馬在衝出己體例營後,先是遭到了及時調劑射擊方向的周軍炮火的麋集反對射擊,而好不輕易衝出滅亡封閉線的契丹馬隊又在間隔週軍陣型兩百步遠的處所碰到了兩條相距兩丈擺佈的壕溝的停滯,不得不放緩馬速來停止超越。待到他們驅馬吃力的從第二道雖不算深卻很寬的壕溝底部爬上來,不等其將速率提起來,便遭到劈麵“飛龍軍”步槍、機槍、小口徑迫擊炮發射的綿密彈雨的狠惡射擊,如同割麥子般被成片成片的掃倒。終究,第一梯隊五千契丹馬隊能夠逃回己方大營的不過4、五百人――幸而右軍主將腦筋矯捷,見勢不妙當即命令第二梯隊放棄反擊,回營恪守,不然他這名萬夫長隻怕就要變成千夫長了。

“卑職所講句句是實,絕無半點虛言。”中軍官趕緊解釋道,“包抄我軍大營的不是長寧的那幾千周國守軍,而是周軍主力,其兵力隻怕不下十萬。”

兵法雲“知己知彼、百戰不殆”,而像韓匡嗣及其部下這般未與周軍特彆是“飛龍軍”直接交過手,且隻能通過有限的傳言來體味“飛龍軍”環境的契丹將領,天然是與這句至理名言扯不上邊。如此,他們也就不成能曉得那處在他們看來相對其他方向虧弱很多的周軍防備陣型,固然兵將數量較之其他方向為少,卻恰好是以“飛龍軍”為主,乃是周軍包抄圈中火力最為狠惡、最為微弱的地點。而北、南兩側周軍固然看上去人數浩繁、陣型綿密,倒是以“保安軍”為主,反而是周兵力量最為虧弱的處所。

這邊韓匡嗣及其部下一眾將領尚未從右軍慘敗中回過神來,那邊在對遼軍大營、特彆是城西左軍大營停止了約小半個時候的狠惡轟擊,幾近完整摧毀城西左軍大營,並輕鬆擊退遼軍城東右軍大營裡五千馬隊的打擊後,周軍停止了轟擊,並派出使者來向遼軍勸降。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