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宋英烈_第一百零七章 對峙保興莊(一)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

麵對一眾文臣的勸諫,麵對部分將領對與遼軍主力停止決鬥貧乏信心的表示,麵對個彆臣子乃至隱晦的表示再打下去,大周有能夠會步後晉的覆轍,為契丹人所滅,柴榮卻涓滴不為所動。一貫對本身、對本技藝下的將領、對大周禁軍非常有信心的他終究還是力排眾議、一錘定音,表示不管幽雲遼軍耍甚麼把戲、不管塞外的遼軍援兵是否持續南下,霸占幽州城、光複幽雲十六州的目標都是不成擺盪的。目睹本身的主上如此“剛愎自用”、“不聽勸諫”,群臣固然囿於君臣之禮,冇有再對峙本身的定見,但在口稱“臣遵旨”、“陛下聖明”的同時,內心並冇有真正佩服。統統的文武大臣當中,隻要徐紹安一人的態度最為主動,表示出了對柴榮這一決定的絕對擁戴。

對於柴榮的這類安排,徐紹安並不在乎。一來,之前張維信對眾兄弟的一係列當代知識的培訓,以及在後周朝廷這幾年的為官經曆,早讓他清楚了這個期間君王對臣下既拉攏又防備的心機,柴榮的這些做法是在他料想當中的。二來,通過與委員會的密切聯絡,他也很清楚錢遠山等兄弟所率南路軍已經勝利活動到蕭思溫所率幽雲遼軍主力的側後,隨時會賜與其致命一擊。而一旦幽雲遼軍主力被毀滅,全部幽雲之戰的情勢就會產生嚴峻竄改,屆時本身如果還直接批示著“神機軍”,反而有能夠給這支由其一手建立的、這個期間統統國度正規軍隊當中第一支真正意義上的火器軍隊帶來倒黴影響——當帝王心生猜忌時,是不會愛惜一支不過五千來人軍隊所謂的“汗青意義”的。是以,在聽到柴榮的任命後,徐紹安冇有任何遊移,當即撩衣跪倒、領旨謝恩。

顯德六年農曆三月二十二傍晚,柴榮駐蹕固安城。

聽完張、徐二人的彙報,柴榮及隨駕的一眾文武大臣在感慨己方攻城艱苦與敵方守城果斷的同時,也都對幽雲遼軍主力這類不進不退的景象表示出了本身的不解與疑慮。有很多大臣再次老調重彈,把當初在瓦橋關時提出來的“適可而止”、“就此班師”等說法重新拿了出來,企圖勸柴榮到此為止,在保住已經獲得的“勝利果實”的同時,儘量製止與人數遠超本身的遼軍主力停止決鬥。因為據此前探馬傳來的動靜,遼國阿誰“睡王”耶律璟所率的十萬遼軍援兵固然一向行動遲緩,在北安州擔擱了多日,到現在還冇有持續南下的意義,但其畢竟是以馬隊為主的雄師,如果周軍端的威脅到了幽州的安危,那麼從北安州到幽州的四五百裡路對快馬加鞭的遼軍來講,不過是四五天的路程。一旦遼軍援兵儘力南下,周軍就會晤臨用十萬以步兵為主的軍隊對抗十六萬以馬隊為主的軍隊的倒黴局麵。到時候,哪怕是最藐小的失誤,都有能夠形成嚴峻結果,不但不能再下一城篡奪幽州,搞不好連已經到手的州縣都會丟掉。

柴榮到達固安城的第一件事,便是將張藏英和徐紹安等一乾前鋒軍隊將領召到禦前,體味霸占固安城的過程,以及幽雲遼軍主力目前的意向——固然有關固安之戰的環境已經有奏摺送到其手上,但聽取一線將領的直接彙報對於柴榮來講還是很有需求的。張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