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宋英烈_第一百七十九章 借兵(下)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

第二,待開封事了,我北平軍統統兄弟依功予以冊封,最低不成低於伯爵。

第四,吾等兄弟及後代永鎮北平軍,北平軍轄下統統官吏任用、調劑皆由北平軍節度府自行安排,朝廷不成插手。

第一,除張堂主方纔所說滹沱河以北八州之地外,彆的再將乾寧軍、瀛州這兩個當年由契丹人節製的州軍劃歸我北平軍轄下管理。

彆的,比來一年來,你們阿誰‘飛燕堂’堂主張燕及其部下在我北平軍胡作非為。不但暗中設立堂口、網羅翅膀,嚴峻威脅我北平軍的穩定與安然。並且還用其所把握的把柄勒迫某那十四弟叛變誓約、叛變兄弟而為其所用,乃至事情敗露後,某那十四弟及其娘子因無顏麵對眾兄弟而雙雙自裁賠罪。吾等兄弟對此義憤填膺,誓要將張燕及其手施然緝捕歸案、嚴懲不殆。以是,吾等兄弟最後一條、同時也是最首要、最關頭,且無庸置疑、不容籌議的前提,便是將幸運逃離我北平軍的張燕及其部下施然交由我北平軍措置。”

李俊武點了頭,張維信也就不再擔擱,當即出了書房,去往前麵與張能會晤,其他三位委員則在書房這邊等動靜。

說完,也不等張能有任何表態,張維信便又持續說道:“吾等兄弟的前提很簡樸。

正所謂“漫天要價、當場還錢”,本著戲要做足的原則,張維信天然不會就這麼等閒的接管對方提出的締盟和借兵前提。是以,在張能表示除上述滹沱河以北八州之地外,北平軍諸君還會獲得貴爵之封的好處後,他倒是連連點頭,說道:“甚麼‘貴爵之封’,不過是毫無用處的浮名假銜罷了,於我北平軍諸兄弟有何用處。再者,若吾等兄弟真想要這些虛銜,大可直接向柴周朝廷去要。想必開封城裡的阿誰小娃娃和他那些個文臣武將們也不敢不給我北平軍這個麵子,又何需你們張家的承諾。”

顯德九年農曆正月十三,張能直言回絕了張維信留到上遠節以後再走的聘請,帶著兩邊簽訂的盟約出發,馬不斷的趕回了澶州。

顯德九年農曆十月二十八,顛末一番籌辦以後,張永德收回討逆檄文,號令大周統統節度使、防備使等一方主官,呼應本身的所作所為,與本身一起入開封、清君側、除奸佞,還大週一個朗朗乾坤、清平天下。

考慮到張能所說的環境與北平軍通過各種渠道獲得的動靜相符合,張燕及施然確已避開“飛燕堂”的掌控,蹤跡皆無。是以,當張能將此事合盤托出後,張維信並冇有過分難為對方。而是在警告了對方一番“如果違背信定,北平軍毫不會善罷甘休的言語後,便代表北平軍正式與張永德個人簽下盟約,並與對方商定了起兵時候、進軍線路等等細節題目。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