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宋英烈_第一百三十一章 延津苦戰(上)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

聽聞周軍馬隊已經追到銀州城下,本來對侍從將本身從睡夢中喚醒非常不滿,正籌辦命人將其拖下去砍頭的耶律璟頓時復甦過來。他顧不上再去懲罰那名打攪本身好夢的侍從,一邊讓他為本身換衣,一邊命人告訴文武大臣速速過來議事。

不過,銀、鹹兩州“暗羽”的捕快並冇有端的跑到通州,而是前後在鹹州以北不到二十裡的處所便與程飛所部三路搜刮人馬的此中一起相遇。獲得有關契丹君臣正暫駐於銀州延津城的動靜,這路搜刮人馬的主將、“保安軍”第十五馬隊團團長嚴世勇不敢怠慢。他一麵請前來報信的“暗羽”捕快速速返回銀州延津城,持續監督契丹人的動靜,隨時向雄師陳述。一麵馬上派人向主帥程飛及其他兩路搜刮軍通報環境,並命令本部人馬停止歇息,連夜撲向銀州,力求在對方分開城池之前將其截住。

雖說對於周軍這麼快就追上本身,契丹一眾文武大臣都感到有些不測。可事到現在,已經冇人顧得上去揣摩周軍何故來得如此敏捷,大師所體貼的是如何應對。

當聽到兩名鑒戒邏騎稟報說周軍兵力最多不超越三千人,且根基都為馬隊後,耶律屋質本來懸著的心完整放下了。一來,己方固然被昨日的大火燒掉了將近一半人馬,可加上銀州本地守軍,對周軍這支追兵仍然具有起碼是十比一的兵力上風。二來,對方既然都是馬隊,那就申明其照顧的火炮不會多,就算對方還具有火槍方麵的上風,己方依托兵力上風以及城池的樊籬,也能抵銷掉此中的一部分。換句話說,起碼劈麵前這支周軍,己方是完整有一戰之力的。實際上,不止是耶律屋質,當耶律璟弄清楚敵我兩邊的兵力對比後,也很快就放棄了棄城而走的動機,決定與周軍硬碰硬的打一仗。畢竟,當初撤離長春州時,敵軍是具有四萬雄師且設備大量火炮和火槍的強大力量,以己方的七萬人馬與其硬拚冇有任何勝算,本身不戰而走總算另有說得疇昔的來由,麾下的兵將們也還能接管。現在己方具有兵力上的絕對上風,敵軍又都是馬隊,很能夠貧乏有效的攻城手腕,如果在這類環境下再不戰而走,那對軍心士氣的打擊絕對是致命的。那樣的話,就算兵馬能夠順利退至遼陽城,恐怕也再無鬥誌,此前所打算的“決鬥遼陽城”也就成了一句毫偶然義的廢話。以是,當耶律屋質提出要據城而戰時,耶律璟當即準奏,並遵循前者的建議停止兵力擺設,命令全軍分為三部分。

以年青有為、威武敢戰的小將耶律休哥率五千兵馬為前軍,出銀州延津城北門迎擊周軍;以沉穩純熟、意誌果斷的右皮室詳穩耶律賢適率一萬兵馬為中軍,於銀州延津城北門外佈陣,一方麵籌辦在前軍占有上風時全軍押上,給周軍乃至命一擊。另一方麵亦做好了前軍不敵時賜與策應,並阻擊攻城周軍的籌算;而耶律璟本身則與耶律屋質等朝臣一同率一萬兵馬為後軍,據城而守,庇護雄師後路,併爲城外耶律賢適的中軍供應需求的援助。同時,在前軍及中兵力有不逮,冇法擋住周軍打擊時,還要賣力庇護契丹君臣撤離銀州延津城,退往瀋州——當然,這最後一條安排屬於耶律璟和耶律屋質等朝廷重臣之間心照不宣的內容,冇有需求在禦前軍議上明說出來。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