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北征軍主力即將兵臨錦州城下,耶律撻烈墮入救與不救錦州均會為敵所乘的兩難地步。而徐紹安這邊的任務卻已經美滿完成,隨時能夠出兵回北平城。也正因如此,徐紹安才氣在接到侍妾產子的動靜後,有充沛的時候為兒子取名字。
顯德八年(應曆十一年)農曆六月十八,正率雄師向錦州急進的耶律撻烈接到一封自錦州永樂城內送出的求援信。錦州守將在信中表示北犯的北平軍已經將永樂城團團圍住,且進犯甚急。麵對敵軍鋒利的火器,城內守軍雖浴血奮戰,卻仍然難以抵擋。若在兩日內救兵不能及時起到,錦州便會落入敵手。而就在耶律撻烈收到這封救濟信的同時,來自朝廷的信使也趕到他的雄師當中,並帶來了一個對耶律撻烈來講比較無益、比較鼓勵的動靜——官家已經派出兩萬人馬馳援錦州,最多一日以內,這支精銳鐵騎便會趕到錦州。
但是,如果本身不遵旨而行。那麼,一方麵抗旨不遵會遭到朝廷的懲罰、官家的猜忌。另一方麵,東路的北平軍占有了錦州後,很能夠會揮師西進,與盧龍山下的北平軍北犯主力兩麵夾攻大定府。到時候,本身便會墮入腹北受敵、與近五萬北平軍精銳決鬥的倒黴地步。如果朝廷方麵不能及時派來充足多的救兵得救,本身仍然會是一個既將錦州拱手相讓,又有力保住大定府,兩麵都討不到便宜的了局。
聽聞耶律撻烈終究耐不住性子,率軍馳援錦州,徐紹安歡暢的掌拳相擊,說道:“耶律撻烈這個傢夥終究動了,這下老十一他們終究能好好開一次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