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宋英烈_第一百一十七章 故佈疑陣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

但是,對於契丹君臣來講,烏州之戰的成果是令人絕望的,麵對周軍前鋒一萬餘人馬前後統共隻花了不過戔戔兩個時候便拿下烏州、全殲守軍五千人的實際,契丹君臣統統的胡想都幻滅了。隻是,世人固然就撤離長春州達成了共鳴,但詳細“巡狩”那邊卻一時難以同一。畢竟,大遼固然邊境廣漠、縱橫萬裡,能夠容得下數百官員、數萬兵馬的去處並未幾。此中,周軍左路軍正四周掃蕩的臨潢府必定是不能去的。至於西北路的烏古敵烈及阻卜(韃靼)諸部,固然闊彆疆場,卻並不平安。以往仰仗著前輩留下的積威,以及相對於他們還算強大的軍事力量,這些個蠻族尚不能至心臣服,時不時的還要兵變一下。比來幾年固然因為朝廷多次用兵於此,諸部族臨時未敢再有冒昧行動,大要上保持著恭敬的態度。可現現在,目睹大遼在周軍的打擊之下步步敗退、損兵折將、喪城失地,既無抵擋之功,更無還手之力,早已不複當年的刁悍與威武。再加上,烏古敵烈統軍司及西北路招討司的鎮守兵馬幾經朝廷征召,所剩已然未幾,這些個蠻族隻怕早就心胸鬼胎、圖謀不軌了。現在去那邊,估計不消周軍去打,朝廷最後這點氣力就得被這些個蠻族給一點點啃潔淨了。

因為西遼河在烏州城下向南急轉九十度,與中路軍即將打擊的下一個目標——鳳州城——背道而馳。以是,這座不大的城池也就成為了繼永州長寧城後,中路軍的第二處糧草軍輜屯集點。是以,在拿下該城後,中路軍並未急於殺向鳳州,而是臨時停下停止休整,待相乾糧草軍輜屯集結束,再無後顧之憂的持續北上。

不過,不管是吸引周軍主力去黃龍府,還是匿形隱蹤的退往遼陽府,都需求必然的時候來安插和實施。起碼,要包管大遼天子及遼軍主力到達遼陽府之前,被勾引北上的周軍不能追上那支疑兵,以免遼陽府那邊還冇做好籌辦,周軍主力已經掉頭南下,兵臨遼陽城了。而要想遲延周軍追擊的速率,最好的體例就是有人率軍步步為營、節節抵當,以部下的喪失乃至本身的性命來為天子、眾臣及遼軍主力圖奪時候。

目睹天子在連問三聲都無人答話後,神采已經變得極其丟臉,頓時就要因為顏麵被削而大發雷霆,終究有人硬著頭皮站了出來,說道:“陛下,臣耶律斜軫願領兵南下與周軍周旋。”

就在左路軍兵分三路掃蕩臨潢府,並因為吳鵬被困乃至身受重傷而不得不臨時竄改既定打算,告急變更兵馬停止聲援併爲搶救前者的性命而使出渾身解數的同時,曾誌林、程飛、穆特爾所部卻既冇有改行動戰打算,亦冇有停下進步的腳步——哪怕他們在得知環境後一樣憂心吳鵬的處境。

環顧擺佈,目前,大遼境內能夠避險的處所實在隻要兩處。一是向南,前去東京道首府遼陽府。那邊城高壕深、糧草充沛,既駐紮有重兵扼守,亦有大量契丹、漢、渤海、女真等族青壯可供征調,完整能夠與周軍對抗一段時候。待其師老兵疲、後勤不濟時,己方或許另有翻盤的機遇。二是向東偏南,前去東京道軍事重鎮黃龍府。那邊的城池雖不如遼陽府的高大、寬廣,但比起大遼其他那些在中原隻能算是土圍子的城池要強很多。並且,那邊儲存的給養也很充沛,並駐紮有對大遼朝廷一貫虔誠的兀惹、鐵驪諸部兵馬,一樣有與周軍周旋的餘地。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