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癮1_17|11.23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頁 目錄 下一章

1.5子曰:“道千乘之國,敬事而信,節用而愛人,使民以時。”

4.26子遊曰:“事君數,斯辱矣;朋友數,斯疏矣。”

3.8子夏問曰:“‘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覺得絢兮。’何謂也?”子曰:“繪過後素。”曰:“禮後乎?”子曰:“起予者商也!始可與言《詩》已矣。”

4.1子曰:“裡仁為美。擇不處仁,焉得知?”

2.6孟武伯問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憂。”

2.23子張問:“十世可知也?”子曰:“殷因於夏禮,所損益,可知也;周因於殷禮,所損益,可知也。其或繼周者,雖百世,可知也。”

3.5子曰:“蠻夷之有君,不如諸夏之亡也。”

4.15子曰:“參乎!吾道一以貫之。”曾子曰:“唯。”子出,門人問曰:“何謂也?”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罷了矣。”

1.10子禽問於子貢曰:“夫子至因而邦也,必聞其政,求之與?抑與之與?”子貢曰:“夫子溫、良、恭、儉、讓以得之。夫子之求之也,其諸異乎人之求之與?”

3.9子曰:“夏禮,吾能言之,杞不敷征也;殷禮,吾能言之,宋不敷征也。文獻不敷故也。足,則吾能征之矣。”

4.5子曰:“富與貴,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處也。貧與賤,是人之所惡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惡乎成名?君子無終食之間違仁,冒昧必因而,顛沛必因而。”

2.13子貢問君子。子曰:“先行其言而後從之。”

1.11子曰:“父在,觀其誌;父冇,觀其行;三年無改於父之道,可謂孝矣。”

2.2子曰:“《詩》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天真。’”

2.19哀公問曰:“何為則民服?”孔子對曰:“舉直錯諸枉,則民服;舉枉錯諸直,則民不平。”

5.11子曰:“吾未見剛者。”或對曰:“申棖。”子曰:“棖也欲,焉得剛?”

3.19定公問:“君使臣,臣事君,如之何?”孔子對曰:“君使臣以禮,臣事君以忠。”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頁 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