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癮1_25|11.23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

2.14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1、3子曰:“巧舌令色,鮮矣仁!”

為政篇第二論語目次

1.16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3.14子曰:“周監於二代,鬱鬱乎文哉!吾從周。”

八佾篇第三論語目次

1.10子禽問於子貢曰:“夫子至因而邦也,必聞其政,求之與?抑與之與?”子貢曰:“夫子溫、良、恭、儉、讓以得之。夫子之求之也,其諸異乎人之求之與?”

3.19定公問:“君使臣,臣事君,如之何?”孔子對曰:“君使臣以禮,臣事君以忠。”

1.9曾子曰:“慎終追遠,民德歸厚矣。”

4.4子曰:“苟誌於仁矣,無惡也。”

4.3子曰:“唯仁者能好人,能惡人。”

3.25子謂《韶》:“儘美矣,又儘善也。”謂《武》:“儘美矣,未儘善也。”

2.21或謂孔子曰:“子奚不為政?”子曰:“《書》雲:‘孝乎!惟孝,友於兄弟,施於有政。’是亦為政,奚其為為政?”

3.10子曰:“自既灌而往者,吾不欲觀之矣。”

3.17子貢欲去告朔之餼羊。子曰:“賜也!爾愛其羊,我愛其禮。”

4.7子曰:“人之過也,各於其黨。觀過,斯知仁矣。”

3.23子語魯大師樂,曰:“樂其可知也:始作,翕如也;從之一,純如也,皦如也,繹如也,以成。”

3.6季氏旅於泰山。子謂冉有曰:“女弗能救與?”對曰:“不能。”子曰:“嗚呼!曾謂泰山不如林放乎?”

2.4子曰:“吾十有五而誌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

2.9子曰:“吾與回言整天,不違,如愚。退而省其私,亦足以發,回也不愚。”

2.5孟懿子問孝。子曰:“無違。”樊遲禦,子告之曰:“孟孫問孝於我,我對曰,無違。”樊遲曰:“何謂也?”子曰:“生,事之以禮;死,葬之以禮,祭之以禮。”

3.1孔子謂季氏:“八佾舞於庭,是可忍也,孰不成忍也?”

4.6子曰:“我未見好仁者,惡不仁者。好仁者,無以尚之;惡不仁者,其為仁矣,不使不仁者加乎其身。有能一日用其力於仁矣乎?我未見力不敷者。蓋有之矣,我未之見也。”

3.12祭如在,祭神如神在。子曰:“吾不與祭,如不祭。”

3.11或問禘之說。子曰:“不知也,知其說者之於天下也,其如示諸斯乎!”指其掌。

3.18子曰:“事君儘禮,人覺得諂也。”

1、4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

1、2有子曰:“其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鮮矣;不好犯上,而好反叛者,未之有也。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為仁之本與!”

2.24子曰:“非其鬼而祭之,諂也。見義不為,無勇也。”

2.16子曰:“攻乎異端,斯害也已。”

2.13子貢問君子。子曰:“先行其言而後從之。”

4.2子曰:“不仁者不成以久處約,不成以好處樂。仁者安仁,知者利仁。”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