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癮1_29|11.23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

4.9子曰:“士誌於道,而恥惡衣惡食者,未足與議也。”

1、4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

3.15子入太廟,每事問。或謂:“孰謂鄹人之子知禮乎?入太廟,每事問。”子聞之,曰:“是禮也。”

3.17子貢欲去告朔之餼羊。子曰:“賜也!爾愛其羊,我愛其禮。”

2.17子曰:“由!誨女知之乎!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

1.13有子曰:“信近於義,言可複也。恭近於禮,遠熱誠也。因不失其親,亦可宗也。”

3.26子曰:“居上不寬,為禮不敬,臨喪不哀,吾何故觀之哉?”

1.6子曰:“弟子,入則孝,出則悌,謹而信,博愛眾,而親仁。行有餘力,則以學文。”

2.9子曰:“吾與回言整天,不違,如愚。退而省其私,亦足以發,回也不愚。”

1.14子曰:“君子食無求飽,居無求安,敏於事而慎於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謂好學也已。”

2.24子曰:“非其鬼而祭之,諂也。見義不為,無勇也。”

2.19哀公問曰:“何為則民服?”孔子對曰:“舉直錯諸枉,則民服;舉枉錯諸直,則民不平。”

3.8子夏問曰:“‘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覺得絢兮。’何謂也?”子曰:“繪過後素。”曰:“禮後乎?”子曰:“起予者商也!始可與言《詩》已矣。”

3.9子曰:“夏禮,吾能言之,杞不敷征也;殷禮,吾能言之,宋不敷征也。文獻不敷故也。足,則吾能征之矣。”

2.13子貢問君子。子曰:“先行其言而後從之。”

3.19定公問:“君使臣,臣事君,如之何?”孔子對曰:“君使臣以禮,臣事君以忠。”

裡仁篇第四論語目次

3.11或問禘之說。子曰:“不知也,知其說者之於天下也,其如示諸斯乎!”指其掌。

4.8子曰:“朝聞道,夕死可矣。”

3.1孔子謂季氏:“八佾舞於庭,是可忍也,孰不成忍也?”

4.4子曰:“苟誌於仁矣,無惡也。”

3.6季氏旅於泰山。子謂冉有曰:“女弗能救與?”對曰:“不能。”子曰:“嗚呼!曾謂泰山不如林放乎?”

3.12祭如在,祭神如神在。子曰:“吾不與祭,如不祭。”

1.15子貢曰:“貧而無諂,富而無驕,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貧而樂,富而好禮者也。”子貢曰:“《詩》雲:‘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謂與?”子曰:“賜也,始可與言《詩》已矣,告諸往而知來者。”

2.15子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3.25子謂《韶》:“儘美矣,又儘善也。”謂《武》:“儘美矣,未儘善也。”

2.21或謂孔子曰:“子奚不為政?”子曰:“《書》雲:‘孝乎!惟孝,友於兄弟,施於有政。’是亦為政,奚其為為政?”

3.22子曰:“管仲之器小哉!”或謂:“管仲儉乎?”曰:“管氏有三歸,官事不攝,焉得儉?”“但是管仲知禮乎?”曰:“邦君樹塞門,管氏亦樹塞門。邦君為兩君之好,有反坫,管氏亦有反坫。管氏而知禮,孰不知禮?”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