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上老君問道:“記下了嗎?”東華上仙施了一禮,方纔道:“弟子明白了!遵掌教教員法旨,弟子定當服膺在心,不敢健忘。”太上老君便道:“明白便好,去吧。”東華上仙又施一禮,應了一聲,便自退出了兜率宮來。太上老君道了一聲:“無量!無劫!”
提及來這呂洞賓原乃是太上老君座下弟子,東華上仙。千年前八仙出世塵凡俗世,身中各有一劫,渡得過則離開凡胎,成仙登仙,渡不過則身形俱滅,化為灰灰,而這呂洞賓恰是八仙當中的一名,要入塵凡,曆儘千年情劫,度化其他七仙成績仙道。太上老君乃是賢人,當然是要適應天數而行,便將這東華上仙投入了循環,不過兩三百年時候,八仙便各自成績仙道,八仙各自歸位,呂洞賓便成了上洞八仙之首,隻是幾人皆身居天庭,服從與玉皇大帝,而三清倒是少有召見過這上洞八仙,現在卻派金角孺子下來,八仙心中都不由得驚奇起來。
東華上仙恭敬道:“掌教教員請叮嚀,弟子定當服膺,不敢違背!”太上老君開口,卻作一詩,詩曰:“南邊金龍得妙法,氣運騰昇本如然。細心算計無遺漏,西方妙文藏玄機。”東華上仙聽聞太上老君這一段偈語,隻感覺玄之又玄,心中一時不能瞭然,不由得閉目細心地貫穿起來,偈語的一字一句都在腦海當中沉浮,俄然貳心中一領,彷彿是醍醐灌頂,頓時貫穿,麵現憂色。
在佛門當中,有那唯識宗、華言宗、法嚴宗、歡樂禪宗等等,各宗又有宗主,各自坐鎮十方佛國當中,皆是職位劃一,都是釋迦摩尼如來親傳弟子,固然名義上隻是個法師菩薩之類的,但是實際上職位要遠在四大菩薩之上,模糊的與三千佛陀持平了。現在這唐三藏位居諸佛之一,又是唯識宗宗主,職位超然,也可算是人緣際會,得瞭如此的大造化。那觀世音等幾個菩薩,心中不明白,待世人散了,兀自前去拜問釋迦摩尼如來,而火線才退了出去,釋迦摩尼如來閉目不語。花開兩朵各表一枝,這邊之事不提。
欲知後事如何,請聽下回分化。
太上老君忽的喝道:“大善!”那呂洞賓心中一瞬通透,如同夜明珠在月夜當中收回光彩普通,已經明白了前身當代,輕拂袖袖,又自拜下,道:“呂岩拜見掌教老爺!”太上老君聽聞卻道:“癡兒,你現在已經是返本還源,那裡另有呂岩?”呂洞賓一下頓悟,再次膜拜叩首,道:“弟子東華,拜見掌教教員,混元太上盤古真人!”太上老君點頭道:“嗯,合法如此!東華,你且聽好,為師有一寄語,你須記下。”
話說那唐三藏師徒五人果證西方靈山琉璃淨土,釋迦摩尼如來按他幾人本身功果一一封了果位,唐三藏本是釋迦摩尼如來座下二弟子金蟬子,現在也天然是還了本來臉孔,隻是這唐三藏乃是曆劫十世的善人,於當代脫去本身劫數,超升佛界,倒是剛好與那唯識宗宗主密藏法師很有些淵源,而密藏法師早於百年前就已經圓寂,合法由唐三藏登得此位,釋迦摩尼如來曉得,便一併封予唐三藏。
金角孺子見了八仙,便見禮道:“眾位師兄,有禮了!”八仙也自行禮。呂洞賓問道:“金角師弟有何事倉促而來?”金角孺子忙道:“掌教大老爺法旨召見,不得不來!”呂洞賓道:“哦,不知掌教教員有何事叮嚀,金角師弟可否奉告一二?”金角孺子道:“掌教老爺隻說召見,並未說出啟事,隻教呂純陽師兄上兜率宮聽候法旨,呂師兄還是快快隨我上去,如果遲了,恐怕有誤老爺法旨,令老爺不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