猴子正值諦聽,卻見那洞門翻開,猴子方自,聽那孺子道:“猴子,你聽個甚麼,快快隨我進洞去見過師父纔是。”隨即入了洞中,斯須來到祖師座前,祖師卻不言語,孺子推了猴子一把,而後自上了瑤台,站於祖師右邊,猴子天然明白,倉猝拜下,叩首不止,如小雞啄米普通。祖師淡淡地看了猴子一眼,心中暗道:“不錯,不錯,公然靈明石猴,靈智非同普通,甚善!”
那孺子扯著猴子一起前行,那煙霧垂垂散去,猴子但見麵前一亮,便是另有六合,但見滿山翠綠,儘是老鬆、菩提、修竹,一旁流水潺潺,緩緩向東而去,恰是,心似浮雲常安閒,意如流水任東西,猴子心中大喜,抓耳撓腮,道:“好!好!”更加快腳步,跟著孺子上山來。斯須便到了斜月三星洞前,便聽得那須菩提祖師講道,玄之又玄,正自講到:“身似菩提靜安閒,心似明鏡隻如然……”
這靈台方寸山顛峰有斜月三星洞,乃是隱世高人須菩提祖師地點之處,門下有三四十弟子隨他修行,皆是道行高深的神仙。這日須菩提於瑤台之上予眾弟子講道,忽的止了講,問眾弟子道:“汝等可知為師這靈台方寸山斜月三星洞乃是何物?”眾弟子聞言,曉得祖師之語此中必有奧妙,皆是閉目苦苦蔘悟起來,久久不語,祖師也不在乎,兀自等候,如此數日之久,祖師開口道:“汝等能夠曉得?”
那人又道:“何故見得?”猴子道:“我也不知,我隻是曉得我所思所想,皆是起自心中,一念動則動,一念靜則靜,偶然迷霧重重,偶然倒是豁然開暢,就如這靈台方寸山一樣,都是霧濛濛一片,正如我心中迷惑時的感受普通,以是這靈台方寸山就是心中靈台,意的方寸是也。”那人聽聞,便現出身形來,倒是一個十六七歲樣貌的白袍孺子,就聽得他開口笑道:“公然是這猴子!隨我去見師尊吧!”
猴子一愣,那孺子上前扯了猴子一把,笑問道:“你不是來求仙訪道的嗎?現在教你隨我一同前去拜見師尊,你卻不行動,反愣著是怎的,不想去了?”猴子一聽才自緩過神來,忙道:“願往!願往!”隨即便跟著那孺子一同上山去了。
欲知後事如何,請聽下回分化。
那日聽道之時,須菩提祖師身邊孺子天然也在,此中便有這來接引猴子的孺子,但是以他這孺子煉神返虛的微薄道行修為,天然是聽不明白此中精美之處,隻是聽得一點門道,加上這孺仔細心,聽得逼真,便自服膺在心中,等今後再細細參悟。而現在卻恰好拿來磨練一下猴子,那孺子心中也是暗自歡樂,隻是冇有推測,猴子隻是略略地思考一二,便能說出其中言語。孺子雖是驚奇,但是也曉得這猴子並不凡品,十有八九恰是師父要渡化之人,是以心急火燎將猴子拉上山,免得誤了祖師法旨。
次日,猴子便造了木筏,在眾猴的送彆目光之下,出了東海,在海麵之上行了數月,到那南瞻部洲之處,數年習得人語,隻是其他的倒是一無所獲,無法,猴子又出了西洋大海,到那西牛賀洲,忽聞得有人對另一人道:“唉!倒黴!倒黴!我前幾日到這百麗以外的靈台山去,本來想著去采些靈藥甚麼的,返來賣了賺幾個錢,加添家用,卻不料,上去以後,再想下來,倒是如何走都是在原地,轉了十幾個時候,這纔下來,真是倒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