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戰國七雄:趙國崛起_第172章 浴血鏖戰定乾坤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頁 目錄 下一章

中路黃澤將新盾牌配發給兵士,加固城防,共同弩炮,一次次擊退敵軍敢死衝鋒。

南路水戎服配上新式火炮,火力大增,瞅準敵軍救兵安身未穩,一頓猛轟,將其禁止在包抄圈外。

戰後,邯鄲城張燈結綵,百姓夾道歡迎班師將士。趙王論功行賞,李牧、黃澤、魯豐等功臣皆獲重賞,新晉文臣蘇儀也因交際有功,備受讚譽。

見通例衝鋒難以扯開防地,李牧目光一凜,心生一計。

中路,黃澤老將鎮守堅城,仰仗新式弩炮賜與敵軍沉重打擊。

北路羅馬軍重新集結重盾兵,穩住陣腳,以弩兵共同,步步緊逼。

趙國這邊,困難接踵而至。持續苦戰讓糧草耗損劇增,可因暴雨和門路泥濘,補給遲遲未到,將士們腹中空空,體力垂垂不支。軍中疫病悄悄伸展,傷病員增加,戰役力大打扣頭。

南路水軍棄船登陸,轉為陸軍,從側翼包抄敵軍。

火線將士收到補給,士氣大振。北路李牧操縱新到的強弩,構造起長途打擊陣型,在敵軍逼近時萬弩齊發,麋集弩箭如飛蝗般射向羅馬軍,重盾兵也難以抵擋,防地再度被扯開缺口。

但是,羅馬聯軍畢竟兵強馬壯,長久慌亂後敏捷調劑戰術,重新構造守勢。

黃澤率步兵隨後趕到,敏捷佈陣,依托無益地形,以弩炮、強弩構建起火力網。

他縱馬高呼,批示馬隊佯裝敗退,引得敵軍陣型鬆動,隨後瞅準機會,率精銳鐵騎從側翼迂迴,如利刃般直插敵軍後陣。

趙國馬隊藉機大肆砍殺,斬獲頗豐,勝利穩住北路戰局。

決鬥當日,風雲變色。羅馬聯軍如玄色烏雲般壓境,喊殺聲震徹雲霄。趙國將士毫無懼色,趙王親登城樓,擂鼓助勢,鼓勵之聲響徹疆場:“兒郎們!身後便是家國親人,本日之戰,唯有死戰,方能護我江山!”

這突如其來的變招讓羅馬軍措手不及,一時候陣腳大亂。

羅馬聯軍見趙國如此固執,漸生退意。但其統帥不甘失利,孤注一擲,集合三路精銳,企圖對邯鄲建議致命一擊。

此役過後,羅馬元氣大傷,短期內再有力東侵;周遭小國見趙國如此英勇,紛繁遣使乞降,願重歸聯盟,趙國危局完整消弭。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頁 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