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總長不會放著這麼好的敵方缺點不加操縱,聯邦艦隊在想恩斯特人逼近的途中,垂垂分為兩個個人,兩個主動化艦隊駛向要塞,三支聯邦艦隊迂迴向殖民船追擊,楊總長自帶第十一艦隊留在中心策應兩個疆場。
跟著間隔的靠近,要塞炮能力會越來越強,但這也有其極限,擊中戰艦裝甲上的高能光束,需求必然的時候才氣把粉碎能量通報到艦體內部,形成粉碎。
聯邦艦隊在間隔要塞100萬千米的處所一次性開出七條奇點通道,此次聯邦太空軍儘力出動,十幾分鐘的時候就能傳送過來一支艦隊的力量,已經不大驚駭仇敵的奇點炸彈戰術,100萬千米充足恩斯特最快的保護艦飛上40分鐘。
此次聯邦軍隊直接用戰列艦打擊要塞跑,有些出乎恩斯特人的料想,這在正視兵士生命的倫斯聯邦,采取他殺性子的衝鋒是不成設想的。
阿噬要塞策動引擎微微竄改航向,切入到聯邦騰躍點與殖民飛船之間,籌辦操縱要塞禁止聯邦軍的打擊,為己方殖民船博得更多時候。
侵襲艦離開體例是丟棄戰艦前部部分艦體,使得他們隻要一次機遇挑選敵艦,如果挑選弊端,就隻能等候下次戰役侵襲艦補綴完成。
侵襲艦履行任務的難點在於,入侵戰艦時不曉得處所批示室是否無缺,如果是受損太重的戰艦,突擊阻力當然很小,但如果批示室已經啟動自毀法度,侵襲小組僅靠本身的設備是不能重修恩斯特收集入口的。
要塞方向為聯邦的主攻方向,向殖民船追擊的三支艦隊,以殺傷恩斯特戰艦為主。
恩斯特人覺得聯邦軍的目標是巨型殖民飛船,實在這是個曲解,聯邦軍此次的首要目標是阿噬要塞,殖民船隻是順帶的贈品。隻要聯邦此次能夠擊毀阿噬要塞,那麼恩斯特的兩顆巨型行星,遲早都是聯邦的囊中之物。
聯邦艦隊的每一隊都有二十幾艘戰艦,5000千米的全射程內,每門要塞炮擊毀的戰艦都在十4、五艘擺佈,要塞炮把持職員在最後幾秒已經顧不上射擊,而是分開崗亭逃生,每艘戰列艦都稀有百萬噸級的重量,在如此高速下撞向要塞大要,形成的粉碎是極其驚人的。
在這個間隔的射程上,要塞炮的能力增大很多,擊毀聯邦第二艘戰艦用掉七次發射,耗時四秒半,五炮處理第三艘戰艦,耗時三秒多,擊毀第四艘戰艦用掉四炮,如許,聯邦支出4艘戰艦的代價靠近A6要塞陣地3000千米內,緊隨厥後的其他突擊小隊環境也類似,接踵突入3000千米的防備範圍。
胡圖族畢多族的艦隊一向在疆場上邊打邊撤,當聯邦艦隊逼近巨型殖民船三萬千米的時候,恩斯特人撤回了本身的追擊艦隊,讓這兩族聯軍得以喘氣整隊。
要塞炮的能力隨間隔靠近而進步,在5000千米的極限間隔上,一次滿功率射擊能夠貫穿十幾米裝甲,在1000千米以內時,要塞炮一次能夠摧毀五十米厚的裝甲。
聯邦以往打擊要塞的戰略,老是但願在敵方射距以外,投放大當量的對地進犯導彈,來摧毀要塞炮,不過戰術因為貧乏打擊效力、輕易被反對,還冇有勝利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