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策趕走任務後,也點兵守住沿江各處渡口,這時曹操建議朝廷任命他為會稽太守,讓他起兵討伐袁術。他當即表示遵令出兵,張昭卻勸他上表曹操,出兵南征,江東人馬西進,方有勝算。
當下曹操居中,令劉備在左,呂布統兵在右。以夏侯惇、於禁為前鋒,出兵淮南。
卻說曹操祭拜了在皖城戰死的,愛將,愛侄和宗子。班師回到許昌,投奔劉表的張繡也在彙集敗殘兵馬,重新加以整合,並尋覓到受了重傷的胡車兒,讓軍醫細心的醫治、顧問。
當下呂布親身對張勳,高順對雷薄,張遼敵橋蕤,臧霸迎陳紀,宋憲魏續抵住陳蘭。陳登卻悄悄的進入楊奉、韓暹軍中。
袁術聽報曹操集三路雄師乃至,也令橋蕤領五萬人馬先行,在壽春界口與夏侯惇相遇,二人當即對戰起來,不到了三合,橋蕤便死在夏侯惇槍下,袁軍大敗。袁術退回城中。忽報說孫策帶領雄師順江而來攻打西邊。操令呂布攻打東邊,劉關張兄弟攻打南麵,曹操自領十七萬大兵攻取北邊。
因而合兵來到徐州地界,呂布岀來訪問了他們,曹操當時升呂布為左將軍,隻等回許昌後就換與印綬,呂布大喜,倉猝拜伏在地,連連望曹操叩首,口稱多謝丞相大恩。張飛在旁不屑一顧。
劉關張見了曹操,說了韓暹為禍一郡的事,並獻上了人頭,還在曹操麵前自請擅殺之罪。曹操好言安撫了他。
接著說袁術,他在淮南自以為兵多將廣,就不成一世。又因有孫策留下的玉璽,覺得天命所歸,想僭號稱帝。還自比高祖劉邦,不顧部下勸止,建號“仲氏,立省台等官,乘龍鳳輦,北郊祀天,立妻馮氏為皇後,袁搏為太子,冊立東宮。又命人取呂布之女為太子妃,他傳聞呂布把韓胤押赴許都交給曹操問斬,因而出兵二十萬攻打徐州,兵分七路而進。哪七路?
曹操問是甚麼體例?飛答到:丞相可召管糧官來,讓他用小斛分糧,導致眾兵必變,當時丞相安撫眾軍,補齊糧食,歸咎於管糧官,將他公佈罪行,然的斬殺了這個倉官,而限令兵士攻城,自會一鼓而下壽春。操深思很久,方點頭稱是,遂告彆回營。
袁術聽了使者回報,也勃然大怒,要起兵攻打江東,被部下勸住。
陳登曰“吾是大漢之臣,乃廣陵太守,何為呂佈下人,又怎說是呂布說客,本日來此,上尊天子詔諭,下奉曹丞相鈞旨,特來挽救二位將軍。二位將軍身為漢臣,久食漢祿,豈能投效袁術反賊?而袁賊是否至心待公等,不消我細說,隻是可惜了關中救駕之功”!
那袁術敗回到淮南,盤點眾軍,傷損了十萬,都尉,司馬以上的將佐傷亡了二三十員。他調集世人商討,遣使者持令往江東調孫策帶兵來複仇,再與呂布,劉備決一死戰。使者見了孫策,傳達了袁術的號令。
再說呂布接了詔敕,領了平東將軍印綬。忽報袁術遣使來見,說袁術遲早要即帝位,須立東宮,催取太子妃早到淮南。呂布大怒曰“反賊怎敢如此”!因而斬殺了來使,將韓胤用枷釘了,派陳登齎謝表,押送韓胤,同王則一起到許昌來謝恩。且答書曹操,欲求授徐州牧。
二人驀地覺悟,曰:“吾欲返漢,苦無門矣”,飛曰“到時我兄會來,二位能夠歸附到家兄旗下,為匡扶大漢再立新功,二人應喏,因為在關中之時,楊奉就曾看過獻帝給張飛的旨意,劉備封為衛將軍,朝廷賜屬官自行委任之權。張飛也是聖上親封的征西大將軍。當時他就就想投在麾下,但又覺得有救駕之功,會官拜顯爵。特彆是傳聞部下徐晃直接授了偏將軍,他更是感到劉備能成大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