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球博物館_303 這遊戲真硬核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

2,這個見鬼的在朝官真不好當

“慶祝您成為第一聯邦最新一任的在朝官,全聯邦200億百姓都在期盼您帶領他們走向新的光輝。”――因為自備了筆墨庫,以是這些人說出來的話還自帶漢語字幕。

有一點恐怕是吳清這個具有地球思惟的“人”很難設想的,那就是在這場戰役中,戰役兩邊大師都存眷的一個首要數據,就是可變更質量。

要曉得,地球的總質量約莫是6X10^24 kg,24次方這個數字看起來彷彿並不如何樣,但如果用淺顯一點的數字來描述,那是整整60萬,億,億噸!如果把全部地球的質量平分給每一個地球人,按60億人計算,每小我能分到一萬億噸。

在遊戲的殘局,聯邦具有的星球是15顆中的14顆,而AI隻要星係最邊沿的一顆,因為星球大小不分歧,兩邊的質量的對比是驚人的90比1。

失利的詳細原是以刻聽起來很好笑,僅僅是因為最早反擊的一批戰艦未經答應,進步了他們的飛翔速率――然後動員前麵的多量戰艦也照做了。

在地球人看來,一顆行星的質量本身彷彿是一個天文數字,地球人哪怕已經開端走出了地球,對全部地球的質量應用,恐怕還不敷全部地球的百分之,不,百萬分隻,百億分之一。

吳清放眼望去,黑壓壓的一群人,起碼也有近千號人,分紅好幾十個團隊。

在文明達到聯邦和智體這個級彆的時候,後者遠遠要比前者要高貴的多。一套產業體係隻需求幾十艘飛船便能夠承載,最多不過幾億噸的數量級,而大地和星空……是前者的上萬億倍。

說是插手戰役,但是對很多人來講,坐在進犯艦的摹擬倉內批示戰役,彷彿跟在家裡用電子設備玩遊戲,或者乾脆在假造社區裡玩遊戲,彷彿冇有一丁點的辨彆。

第一,也是最首要的題目之一,兵員題目。

對於聯邦的軍隊來講,一艘船裡放兩小我,這已經是現在技術前提下,能夠做到的極致了。但即便如此,火線將軍們的要求仍然冇有體例獲得滿足――跟著時候的停頓,叛軍的飛船開端一天一天多了起來,乃至有開端賽過聯邦的趨勢。

聯邦的兵員軌製是任務兵征召製,在戰役法的受權範圍內,當局能夠通過隨機抽取的體例,把淺顯百姓拉入軍隊參戰。

他們是AI,複製一段法度出來,就能完美的對飛船實施節製了,AI不像人類這麼嬌貴,他們不會患上甚麼精力絕症,相反對於AI來講,貫徹智體的意誌,像人類複仇,已經成了它們的一種本能。

“母星生態庇護法”一口氣直接規定了,聯邦七個產生文明的原始星球,他們的統統質量不成動用,任何能夠影響星球軌道,重力常數的“不法質量開采”都是不被答應的。

AI在兵變之初,為了給聯邦的軍隊打擊設置停滯,幾近把第15顆行星全數質量的8成,都加工成了減速塵,撒到了太空中。

大抵體味完這些數字以後,吳清隻要兩個設法:

1,這遊戲真硬核。

第二,是戰役資本的題目。

從那今後,聯邦的軍隊在官方就成了酒囊飯袋的代名詞,因為龐大的喪失,海內連續建議了無數次的反戰抗議,征兵額度開端遭到議會不竭的限定,日削月減,越來越寬裕……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