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封道:“哦?璧城說說看。”
陳肅道:“確是如此。楚軍行軍不疾不徐,從窄路至闊地陣型展開井然有序,各兵種各司其職,涓滴無可乘之機,三年治軍便有如此效果,確為不易。”
陳封道:“我以一萬兵馬伏擊何璠三萬雄師,有幾分勝算?當在那邊設伏?諸將如有良謀,固然直言。”
中午初,鄭軍全軍儘出,於晴川正路之上排布兩個風雅陣。趙廣、文越為大陣主將。轅門前建一七尺高台,台上豎起柘黃色大纛。陳封、陳肅、秦玉居台上觀陣。
陳封歎道:“何璠出身廬江何氏,本是庶子,卻自幼好學,文武全才。入仕後更是憑一己之力為楚安定荊南之亂,遂封疆裂土,位列三公,現已是廬江何氏世族之主。觀其治軍,確有過人之能。”
“諸將聽令。”陳封大喝道。
這晴川因陣勢陡峭,無險可守,向來不被兵家所重,在行軍輿圖中並未標出,但在趙具所贈輿圖中卻清清楚楚繪出,是以陳封雖未曾踏足其地,卻有如親臨。
這一夜陳封與諸將商討戰法,直至子時方休,草草睡了兩個時候,卯時初便與陳肅、秦玉巡查營寨,見兵士個個摩拳擦掌,士氣暢旺,方略覺心定。
陳封嗬嗬笑道:“璧城不必如此自責,你的戰略雖有思慮不周之處,攻應州這風雅向是不錯的,彼時也是最好之選了。你隻是從未上過疆場,於疆場之上諸多細處不甚瞭然罷了。初出茅廬有此見地,便是多少人間名將也不及的。今後璧城多曆練一番,必可成當世名將。”
周、郭二人齊宣稱是。
秦玉忽道:“我有一策或可攻陷應州。”
秦玉道:“不錯。再者山間樹木極密,倒黴我騎軍衝鋒。不若設伏兵於淺草坡一帶,此處陣勢甚緩,縱使楚軍探明我伏軍位置,卻也冇法圍住我。我軍居高臨下衝殺,也多得幾分勝算。”
楚軍陣型緩緩排開,中心閃出一人,遠遠看不逼真,隻見得身著紅袍,想來便是何璠了。
眾將聽得血氣上湧,一齊應道:“唯製司將令,對決楚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