興亡雲煙事_第4章 鐵馬歎餘生(3)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

禦案前早分擺佈擺好了兩張花梨圈椅,鄭國以左為尊,方旭便坐了左邊,袁端捧著一摞奏疏坐右邊,洪福便立於鄭帝身後。

袁端道:“這難道亦是因言開罪。當時朝中談吐紛繁,隻恐政事堂也壓不住了。”

袁端淡然一笑道:“不過捕風捉影,無稽之談罷了,實在荒唐。”

方旭道:“恰是,豈止捕風捉影,的確是無端構陷。你看這裡,”他用指甲掐著奏疏,“說徐少保僭越逾製,豪侈淫逸,說他每日晚餐八十道菜,還說他日無四女婢寢不眠...的確荒唐至極。”

袁端道:“台諫可傳聞奏事,不得以此罪之,此乃朝廷成例。告誡已是不該,何況懲戒。此例不敷開。青籬公慎之。”

喜好興亡雲煙事請大師保藏:興亡雲煙事小說網更新速率全網最快。

屋內諸人早已看他二人似有些不對,卻隻能聽到隻言片語,不知他們辯論所為何事。崔言聽方旭喚他,忙從屋內出來。

“恰是。”

午後恰是一天中最熱時分,張銓、蔡聳、崔言等人仍在政事堂中繁忙著,方旭、袁端二人卻可貴安逸,在院中一株大槐樹下納暑乘涼。二人分坐兩張藤椅,有一句冇一句的地聊著。中間放著一張小幾,幾上兩盞茶,樹上的蟬“知了知了”叫個不斷。

方旭連連點頭:“那宜直說該如何措置。”

袁端沉吟道:“此事若要大事化小,隻怕不易,不若具折上奏,請聖上決計。”

姚禮的奏疏被采納,並加以告誡,這於禦史言官而言乃是常事,朝中並無人覺得意。但三日以後,姚禮又上了一份奏疏,與上一份並無大異,還是彈劾徐雲十宗大罪,更言道:當今天下各國皆是武將起始,若非論處徐某之罪,異日恐有操莽之禍。

方旭笑了笑,合上奏疏遞給袁端,道:“宜直先看看。”又看著張銓道:“慌鎮靜張像甚麼模樣,修身養性的工夫都拋在腦後了?這是甚麼大事,今後你是要做宰輔的,怎的如此沉不住氣。”

方、袁二人拾階而上,隨洪福進入鄭帝寢宮,隻見鄭帝端坐於當中的龍椅上,頭上戴著祥雲瑞鶴紋翼善冠,身上穿戴靛青色雲龍紋朝服。二人趕緊跪下行了叩拜大禮,隨即免禮賜座。

袁端漫不經心答道:“秋去春來,來歲夏至,這樹上知了還是聒噪不斷。”

方旭道:“哼哼,好,淡墨公是不肯附我之議了?”

袁端已然莊嚴起來:“千萬不成,國度軌製如此,豈可違背。正言不過八品末員,罰俸三月已足以使其度日艱钜,豈不是逼他貪墨麼?何況,本日開了此例,今後難保我朝冇有擅殺言官之君,當時史乘上記上一筆,便皆歸咎於我等,你我二人便是大鄭的罪人。”

鄭國軌製,三省合一而為政事堂,然名義上各省職責內的事件還是要各省官員來措置的。方旭為中書侍郎,有擬招之權,袁端為門下侍郎,有從屬與封駁之權。但崔言等四位中書舍人卻既屬中書省,又屬門下省。鄭國為裁汰冗官,將中書舍人和門下給事中合而為一,稱為“中書舍人”,職責倒是既為中書省草擬聖旨,又為門下省批駁詔敕。隻要崔言擬了這道敕令,便代表門下省對這份敕令已無貳言,同意屬印。按鄭國宦海端方,門下侍郎普通是不會對給事中同意屬印的詔敕再提反對定見的。方旭在瞬息之間想到這個彆例。此時隻要崔言承諾擬敕,按常例袁端便不會再說話了。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