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羽引軍進城,王煥、秦玉、劉遜已在城門內迎候。王煥先迎上前,攀住戰馬韁繩。張羽翻身上馬,將陌刀交予親兵。
秦玉沉吟道:“東西北三麵兵少,南麵兵多。然正為南麵兵多,他覺得我必不敢襲他此處,也必無防備。我便襲他南麵。退之覺得如何?”
秦玉忙道:“馬衛疆不在這裡,他在城中防備燕軍攻西城。此辦事,他不曉得。及仁放心。”
三人便站在城上旁觀。過未幾時,吊橋放下,城門開處,張羽縱馬率三百精乾兵士衝出城門,藉著月色,快步向燕營西側行去。本日是十五,圓月高升,雖未燃燒把,卻認得清路。
王煥大笑道:“鶴霄大展神威,此一戰大挫燕賊銳氣,實為頭功。”
四人再上城樓,見燕營還是混亂,卻並未有兵馬至城下搦戰。遂叮嚀軍士嚴加扼守,便回州衙議事去了。
燕軍緩緩前行,到城下百步開外停下,一員偏將縱馬出列,到護城河邊喊道:“鄭國灤州守將聽著,我大燕前將軍慕容不離將軍統雄師十萬撻伐小邦。你這小小城池休要以卵擊石,順從天兵,速速開門出降。我大燕天子陛下必有重重封賞。若負隅頑抗,我雄師攻城,爾等必為齏粉。待城破之時,灤州城雞犬不留,為首者挫骨揚灰。如有開城出降者,不但無罪,更有高官厚賜。此乃大燕天子欽命,爾等聽真。”說罷又反覆喊了兩遍才退回陣中。
燕營內四周插著火把,亮如白天,城上三人反能看得清楚,隻見張羽率眾在燕營內左衝右突,擋者披靡。燕軍四周奔逃,冇法集結兵馬佈陣抵抗,隻張羽一人,便將燕虎帳寨衝得七零八落。
秦玉忙道:“鶴霄不成。此襲擾戰騎軍最是恰當。你麾下皆是步軍,如果回軍之時不能快速脫身,反為不美。還是房營為好。”
秦玉拱手道:“張將軍神勇如此,真有如天神下凡普通。秦玉本日方知世被騙真有關、張普通神將。灤州無憂矣。”
張羽道:“我去取回這位兄弟頭顱。”說著便要下城。
劉遜道:“主將放心,我照做就是。”
三人在城牆上遠遠看著,隻見一團黑影向燕營湧去。距燕營隻二百餘步時才被燕軍崗哨瞥見,隨即叫喚之聲四起。張羽一馬搶先,揮刀突入燕營。
世人細看,隻見杆頭那物滾圓,披垂著長髮,恰是人的首級。王煥心頭大震,以手撫胸,痛聲道:“那、那必是馬儘忠的頭顱。”又轉頭對秦玉喝道:“馬衛疆在那裡,快著人看住他。”
此時王煥、張羽、秦玉、劉遜早已在城樓上,兩千軍士在南城牆上嚴陣以待。劉遜喚過一員小校,低聲叮嚀幾句。那小校便扶牆喊道:“燕賊聽著,我大鄭乃中原正統,立國五十餘年,仁孝之聲著於天下。爾等北國胡虜,比年無端侵我國土,掠我百姓,實是罪大惡極,為天下人鄙棄。爾等倒行逆施,天厭之,必棄之。我大鄭冇有投降的將士,也冇有投降的百姓。爾等儘管來攻城,我大鄭軍民一體一心,誓與爾等玉石俱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