興亡雲煙事_第9章 紋枰無算處 (10)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

次日一早,袁端上值時留了個心眼,先命家人去左掖門探查,家人回報說在左掖門外已有5、六個官員守在那邊,袁端隻得繞道東華門。

這事便如許定下來,崔言取來胡震原疏,在疏後洋洋灑灑寫了數百言駁斥之說,遣人送回禦史台。

但這一次卻不消等這麼久,午後,這事便在朝中傳開了,群情之聲紛繁揚揚,已稀有人到政事堂扣問,禦史中丞郭信也與袁端秘商了半個時候才拜彆。但群情之聲還是不休,很多官員到宮城外要進政事堂問個明白,隻因冇有政事堂呼喚,被羽林衛擋在左掖門外。

袁端道:“便用你這些話駁斥胡震,將他奏疏原疏采納,看官員們如何。若另有人肇事,你便在鬨的最凶的人中,選幾個官聲樸重的,遣往北疆查訪此事。莫要讓他們翻了天去。”

洪慶笑道:“太尉放心,洪慶明白。”

到了申時正,世人下值,有乾辦報說在左掖門外仍有很多官員不肯拜彆,守在那邊,隻等政事堂諸公出去。袁端無法,隻得命人去東華門外檢察是否有官員。得知無人後,世人才從東華門出宮回府,隻留崔言一人當值政事堂。

袁端心知必是有人背後鼓動,卻也無可何如。到了辰時,通進司送來各地衙門奏疏,崔言翻看,從中挑出7、八份,都是要徹查邊將的奏疏。崔言一一細看,寫了節略夾在疏中,這才呈給袁端看。

待進了政事堂已是卯時三刻了,隻見政事堂世人都已到了,一問才知,世人皆是從東華門入的宮,本來未到卯時便有人守在左掖門了。

陳封俄然發覺這洪慶並不似表麵看起來那般放縱恣肆,此民氣機腐敗,腦筋轉得極快,實是一個不成藐視的人物。

盧豫道:“崇恩,你看如答應還夠麼?”

見郭信筆挺坐在劈麵椅上,袁端也不覺挺了挺腰,說道:“見誠,我便開門見山了,參劾李克讓這究竟在不當。昨日我已與你申明此中原委,現下朝局狼籍,西北又有災情,禦史們如此亂鬨哄上疏於國度不是功德。見誠,可否與你部屬諸位禦史說說,教他們撤了彈劾奏疏,不要再非議邊將。今後我定查明這事,以明文宣之於眾,定然給諸位禦史一個交代。”

不一刻,郭信到了。袁端將世人都遣了出去,隻與郭信在屋內密談。

袁端無法,隻得召張銓、蔡聳、崔言等人商討。崔言道:“官員們隻要朝廷徹查邊軍,卻不知這事本不必查。回都之左驍衛、千靈衛、天權衛兵馬人數已查驗過,與所報傷亡人數大抵符合。而此戰傷亡最多的天翼衛仍留守霸州。李克讓若要弄假,也無從動手。文人們即使肇事,也掀不起大風波來。可若當真徹查邊軍,武將們若鬨起事來,便難以清算了。是以萬不能明令徹查邊軍。如果遣官員到北疆,查驗官軍傷亡、府縣喪失之事,倒還可行。可不發明令,官員們定然不肯甘休,何況查訪官員去北疆,一來一回又要數月之久,這些位官人們豈能甘心等著,定然鬨個不斷。確是難辦。”

屋裡張銓正坐在案後奮筆疾書,蔡聳卻未在屋內,崔言便立在一旁等著。很久,袁端看完奏報,這纔拿起奏疏翻看起來。袁端一目十行緩慢看完,嘲笑一聲道:“又是這個胡震,整日裡隻傳聞奏事,連坊間流言也敢奏上來。默之,你覺得該如何?”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