興亡雲煙事_二十三 倉黃歎良弓 2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

陳封伏地哽咽道:“陛下待臣天高地厚之恩,臣當真不知何故報效陛下,臣心中,此時隻武侯那八字罷了,臣為我大鄭,為陛下,必‘鞠躬儘瘁,死而後已’。”

鄭帝道:“依你之言,這程備也很有理政之才了?”

陳封又重重叩了一個頭,道:“臣謝陛下。”才漸漸爬起,昂首見榻側擺放了一個木杌子,卻非昔日的官帽椅了,不及細想,便挪了疇昔,淺淺坐了。

鄭帝道:“這大熱的天要你趕路回都,可實在辛苦了,一起之上可還好麼?”

陳封道:“臣豈敢。陛下的話臣早已想明白了,陛下確是為臣著想,臣心中隻要感激之情,哪敢有怨懟之心。”

陳封道:“臣想的不過是這一戰,聞陛下之言卻如醍醐灌頂普通,臣已想透辟了。我大鄭國力強大,我等武將才氣四方撻伐,是以朝堂之上文臣居左,武將在右,此六合之理也。”

陳封道:“回稟陛下,臣於武功理政之究竟是所知甚少,是以不敢以此結論裴緒,然臣為武將,便以此試言之。裴緒初入軍中之時,確是於兵事一竅不通,然其肯用心學習,實心用事,且有過目不忘之能。程備為中軍長史,軍中瑣事,裴緒每與程備一同打理,進益極快。約莫不到一年,裴緒便對軍中諸般事件瞭如指掌。待到我雄師拿下劍閣後,朝天、漫天、綿穀接踵開戰,當時裴緒便已能為兵事出運營策,已有運籌帷幄之勢。至於厥後說降樂籍之事,雖是其口舌之能,卻也是其識見過人之處。是以臣覺得,裴緒理政如何臨時非論,統兵為將也另有不能,然其為掌兵事之文臣似已足矣。”

鄭帝道:“免禮,你是我鄭國大將,朝廷大臣,家道殷實些,也是朝廷的麵子。何況你在火線為國效命,朕豈能教你為家小度日擔憂?現在你官位雖隻正四品,勳位倒是從三品,爵位更已是正三品了,你住那宅子便有些小了。”

鄭帝道:“說到識人,朕約莫還當得你幾句誇獎,朕若服從群臣諫議,不能乾綱專斷,哪有你本日這般功績?現在你大功已成,卻不成因之便驕橫起來。今後除兵事外,政事上你也要多多留意,為朕多掙些臉麵返來。”

鄭帝道:“你麾下文官?那也是你有統禦之才了。你薦了一個喚作...喚作程備的,做你熊飛軍批示使,此人原是虎賁軍中軍長史?嗯,那便是了。你麾下文官想必便是以這報酬首的了?”

鄭帝道:“你我君臣相知,我天然曉得你情意。原想著你陳崇恩是個將才,戰陣廝殺是你之長,卻不想你竟也有理政之才,竟能在文官趕到成都之前,將蜀中管理得井井有條,蜀中百姓也甚是感念你的恩德。以此看來,為將或是屈了你的大才了。”

鄭帝終究暴露笑意,道:“你這話,畢竟還是武人言語。你既提及文臣,裴緒在你軍中這好久,你覺得其人如何?”

鄭帝沉默半晌,點頭道:“你有這般見地也算可貴,也不枉我用你這一場。須知大國撻伐,打的便是賦稅,若無國度朝廷為後盾,縱是韓白複活,衛霍活著,也是難打敗仗的。”

還都以後,封賞聖旨當中,隻加了裴緒從四品中大夫勳位,旁的升賞一概皆無。而這勳位,其他三位中書舍人也都已有了,隻因裴緒年青,資格又淺,入政事堂又是最晚,才未得著,卻也是熬資格便可得的加封。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