興亡雲煙事_二十三 倉黃歎良弓 4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

陳封豁然瞭然,已知盧豫之意,卻也彆無他法,隻得說道:“太尉這是說那裡話來?太尉執掌我鄭國兵權,我與這幾個都是太尉部將,太尉要調誰,調到那邊,隻一紙調令罷了,哪個敢不從命,何必問我?縱是太尉要調我出都,陳封也隻聽令罷了。太尉若問我,陳封隻一句話,‘唯太尉之命是從’。”

盧豫擺擺手道:“取安肅之秦玉、襲劍閣之楊顯,皆是出自崇恩麾下,崇恩如何當不得?那楊顯初入虎賁軍時在我帳下,我也識得他是一員良將,汲引他做了統製使。崇恩入利州不過兩月,便將楊顯破格汲引為了都統製使,這份氣度眼力,非是凡人能及。若非如此,那楊顯又豈能捨命去取劍閣,想來是為報崇恩知遇之恩了。”

三人正說著,突聽窗外樓下一陣喧鬨聲,三人本來並不在乎,但那吵嚷之聲越來越大,陳封鄰近南窗,忍不住站起家來,走到窗邊,向下看去。

洪慶道:“這便是‘重賞之下必有勇夫’了。這等重用,若換了是我,也要捨命相報了。”

此時盧豫與洪慶都已到窗邊探看,見那親兵待要出門下樓,洪慶回身道:“慢來。崇恩,這是閒事,你何必去管他?”

洪慶無法道:“這轎中之人,多數是內侍省左承天門供奉閻禮。”

陳封定睛看去,見那大轎落在地下,轎簾緊閉,紋絲不動,自是看不出轎內是何人。再看那四匹頓時騎士,當中那人隻能看到背影,穿戴廣大袍服,戴著高冠,似曾瞭解,卻又想不出是何人。樓下人聲喧鬨,也聽不清說些甚麼,陳封便喚閣兒外親兵,問道:“你可知樓外是何事?”

陳封舉杯呼應,心中卻暗道:“你有此奇策,我客歲回都相見之時,倒是隻字不提。現下我得全功返來,你卻又說出,倒是多麼用心?”心中雖如此想,卻不能說出,隻道:“太尉公然奇策,陳封自愧不如。如果太尉統兵,定然早已攻陷成都,不必拖延日久。”

盧豫道:“崇恩也不必自謙,縱是我統兵,也一定便強過崇恩。戰陣之間,瞬息萬變,定好的戰略也一定便能依計而行。崇恩用兵,已有大將之風,今後功業,定然不成限量,更有一處好處,便是我也是極其佩服的,那便是作養將領之能。”

陳封一瞥間,見洪慶嘴角掛著嘲笑,便道:“溢之,你不去管這事,定是曉得這兩撥人是誰了。”

按鄭國規製,在梁都隻要三品以上官員才氣乘坐八抬大轎,看他走這條路,似是奔東華門入宮而去。再關照衛兵馬,竟是有內侍,有梁州府差役。是誰乘坐這抬大轎?又是何人竟膽敢擋住這等大轎行走?

洪慶與陳封對視一眼,道:“太尉用兵,確是精美,洪慶服了。當為太尉此奇策共飲一杯。”說罷舉杯一飲而儘。

喜好興亡雲煙事請大師保藏:興亡雲煙事小說網更新速率全網最快。

洪慶道:“你不見那很多梁州府差役在?這些許小事,哪用我金吾衛來管?”

窗下這條街,恰是樊樓正門,通往宮城東華門,卻並不非常寬廣,此時兩撥人正堵在街上,相互叫罵,互不相讓,周遭看熱烈的百姓越聚越多,已將街道堵得水泄不通,任誰也過不得了。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