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軍皆是步兵,如何快得過戰馬,隻半晌間便儘皆陷於鄭軍馬蹄刀鋒陣中。幾個楚將倒是騎馬,又有親兵護持,已甩開追兵,向來路逃去。
此時已入鄭境。張羽恐楚軍嚇破了膽,不再來追,便命李汜軍馬停下安息,又遣出親兵探查楚軍意向。張羽拔下肩上羽箭,見未傷及皮肉,便不再理睬。
楚軍亂作一團,難以集結兵卒結陣抵抗,隻得任由張羽在楚兵當中亂砍亂殺。此時楚兵多已遁藏於路邊山上,隻少數兵將企圖禁止張羽,卻也隻遠遠伸出長矛,不敢靠近。
鄭軍騎軍兩千,步軍一千,楚軍約莫有三千兵馬,如果結陣抵抗,楚軍尚不至敗得太慘。但這支楚軍數年前便敗於鄭軍擺佈兩翼馬隊衝鋒之下,膽早已寒了,何況身後並無伏兵,另有退路。隻一念間,還未等楚將命令,楚軍便已崩潰。
張羽到處,楚軍兵卒紛繁避開,遁藏不及的,便隻能以身飼刀。楚軍追兵有兩千餘兵馬,在山路上排成兩隊追逐鄭軍,連綿2、三裡長,張羽重新殺入陣中,直殺到陣尾透出,已砍翻數十人。待到殺出楚陣,張羽緩收韁繩,勒轉馬頭,深吸一口氣,大喝一聲,又再縱馬從陣尾殺入。
那楚將卻未想到連珠三箭竟未阻住張羽分毫,見張羽刀來,已不及收弓,更不及躲閃,那刀重新頂劈入,從馬腹劈出,人馬俱碎。楚國眾兵將目瞪口呆,再無人敢上前,隻得眼睜睜看著張羽殺出軍陣,絕塵而去。
楚軍進入這片綠野時,已不見了鄭軍身影。待轉過一個小山丘,便見火線開闊之處,鄭軍佈陣以待,還是那不敷千人的人馬,中間持刀那員將領,還是那如天神下凡的虎將。
“有伏兵”。這個動機在每個楚國兵將心頭閃過,腳下便慢了。目睹快馬奔騰而來,手中又冇了弓弩,本來心中複仇雪恥之念已拋到九霄雲外,此時楚國兵將們心中隻要一個動機:快跑。
鄭軍如疾風般蓋地而來,如大水般將楚國兵將儘數淹冇。疆場之上,一團渾沌,隻一條狼牙棒沖天而起,雪亮的尖刺感染著腥紅的血漬,在陽光下放出耀目標光輝。
張羽殺了一陣,早已筋骨痠軟,便伏於頓時,信馬由韁行去。那馬卻識途,不一時,便趕上親軍。眾親兵護在他身側,又疾行一陣,到日暮時分,才追上李汜兵馬。
箭雨過後,楚軍全軍建議衝鋒,將士們拋下弓弩,號令著,揮動著刀槍向鄭軍衝去。便在此時,擺佈兩側山坡上突地豎起燈號,兩支騎軍各有千餘人,縱馬衝下山坡,向楚軍殺來。
待看到張羽單刀匹馬衝來之時,楚軍已不及愣住,更不及取出弓弩放箭。數裡長的步隊與一人一馬狹路相逢,隻見在軍陣當中,那匹馬奔騰如電,那桿刀翻飛如霜,竟無一人能遮擋半晌。
此時朝陽初升,陽光之下鄭軍衣甲如金鱗般閃射光芒。楚軍快速佈陣,向鄭軍徐行推動,待行到百步以內,楚軍停下,弓弩手一齊放箭。鄭軍遠來,軍中隻要百餘麵圓盾在陣前遮擋,卻如何能遮得嚴實?箭雨之下,已有很多兵士中箭倒地,鄭軍陣型倒是紋絲未動。
張羽縱馬奔馳,手中刀半晌不斷,忽覺火線有勁風劈麵,眼角一掃,便見一枝羽箭劈麵而來,張羽不及躲閃,忙倒轉刀纂將來箭磕飛出去。正待尋箭的來處,卻見又是一箭射來,此次他有防備,在頓時一側身,便躲開了這箭。側身之間,張羽昂首看去,隻見三十餘步外,一員楚將騎馬立於門路中心,正持弓射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