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於白龍馬,在孫悟空大鬨雷音寺之際,盤繞在大雷音寺的擎天華表柱上為孫悟空號令助勢,唯恐天穩定,其心可誅!如來餘怒未消之下,對白龍馬下了佛咒,使他化成龍舟,擺渡凡人,將功補過。倒是昔日身為孫悟空師父的唐僧無動於衷,未曾有替孫悟空討情之意。唐僧如此虔誠,安能不讓如來對他讚美有加,今後提攜他隻是朝夕之事。
周員外聽儘舒緩婉轉的道家曲後,飛奔至河橋上,對著誦唱者屈膝下跪,兩手抱緊誦唱者的小腿,說道:“願得道長的恩賜!”
話說唐太宗貞觀三年,西天如來為了用三藏真經來度化世人,趁便傳播佛教信奉,便派觀音菩薩去東土大唐尋覓取經人。觀音菩薩領了佛旨前去長安,指導唐僧去西天取經,並賜寶貝三件,即法衣、九環錫杖、緊箍咒。觀音菩薩又壓服五指山下的孫悟空、沙流河的沙僧與高老莊的豬八戒皈依佛門,等候唐僧,護送他去西天取經。
海風吹折最繁枝,跪捧瓊盤獻天帝。
周員外得道土錦囊,便依錦囊奇策行事,夜夜坐席於宅院院中,向天上星星祈願,至九九八十一日,如錦囊奇策所言,周員外看到東方有白鶴飛來,於自家宅院上空繞飛兩圈後,頭頂上的赤色凝丹掉落,不偏不倚,恰好落到周員外的手上,而後白鶴振翅飛向西北,所去之處鮮明是相距不遠的五行山!五行山早已崩塌,相傳是西天大聖破山而出所形成的。
幸虧三個月後,花甲之年的周員外身子骨還是倍兒棒。一分耕耘一分收成,周員外便請郎中來評脈,查驗莊稼的收成。固然周員外對羽士的錦囊奇策堅信不疑,但是劈麵從郎中嘴裡聽到大夫人有喜後,周員外仍然掩蔽不住臉上的欣喜之色。
自此,五聖服從,儘享極樂。花無百日紅,人無千日好,百年後,孫悟空對諸佛口出不遜,大打脫手,以下犯上,將大雷音寺鬨得雞飛狗跳。如來惱羞成怒之下,一記如來神掌將他打飛到原五行山地點之地,重施故伎,將五指化作金木水火土五座聯山,再度將孫悟空彈壓在新五行山之下。
華表千年鶴一歸,凝丹為頂雪為衣。
周員外老來得子,是以在山莊內將洗兒會辦得轟轟烈烈,石山縣十裡八鄉乃是外縣及州府的親朋老友紛至遝來,慕名而來的伉儷亦是接踵而至,周家莊一時人聲鼎沸,其熱烈之極不亞於長安城內的東市與西市。
就在西天的孫悟空等天災從天降之際,東土大唐的河州石山縣的周家莊,上高低下倒是一派喜氣,隻因本日是周員外的小公子的滿月日。按風俗,父母在嬰兒滿月時須大展洗兒會,即親朋會合道賀,給嬰兒洗身。給嬰兒洗身前有個典禮:將棗子湯倒入盆中,並在盆子四周圍上綵帶,名曰圍盤;以釵子攪湯,稱之攪盆;圍觀者各撒錢於湯中,謂之添盆。盆中如有棗子直立,婦人便爭相取食之,覺得生男之徵。
誦唱者乃劉禹錫,一介墨客,數日前遊學至此,在山間偶遇一羽士,羽士將羽士曲傳誦給劉禹錫,並奉告他:至周家莊的河橋上誦唱此曲,如有個員外前來下跪乞助,你便將我的錦囊轉交給他。則三年後,你必能進士落第,同年登博學鴻詞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