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者玄奘_第十五章 忍辱波羅蜜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

“又是龍王?”玄奘感覺有些奇特,“如何那裡都有龍王?”

“但他最後還是獲得了好報啊。”圓覺不忿地說道。

“他們是在入定嗎?”繞過一個山頭,圓覺還時不時地轉頭去看,終究忍不住問道,“我看他們衣衫不整,身周滿是野草,想是入定好久了。”

分開婆羅睹邏邑,玄奘攜弟子一起往東北方向而行,他們先是沿蘇波河而上,一向走到河道的泉源。時令雖是夏天,但蘇波河泉源的山上積雪未消,到了早晨,雪花飄舞,寒氣逼人。

“阿彌陀佛,”玄奘合掌道,“有如許的故事,必定也會有呼應的聖蹟存在吧?”

“這裡就是烏仗那國了,”常住道,“這片山穀名叫達麗羅川,因為盛產黃金,一貫為周邊各國所爭奪,現在屬烏仗那國統領。再往東行二十拘盧舍,便是都城瞢揭厘城了。”

“佛陀還真是美意!”圓覺不覺嘟起了嘴,“如果歌利王害的是一個淺顯人,說不定反而罪惡更大。”

“蘇婆伐窣堵河!”圓覺指著都城中間那條白亮的大河叫了起來,“之前我在迦畢拭國的時候,聽一些遊方和尚提及過這條河。”

玄奘點點頭,且聽他往下說。

圓覺興趣勃勃地說道:“疇前有一個歌利王,脾氣極其傲慢暴戾。有一回他帶著妃子們出城打獵,中午,他在帳篷裡歇息,他的妃子們在山上玩耍,成果在一棵樹下發明瞭一個正在打坐的瑜伽行者,此人就是昔日的佛陀——忍辱神仙。

“神仙因而作誓願道:‘如果我的心中確切冇有嗔恨,請馬上讓這具身材複原如初。’

玄奘道:“圓覺,感謝你給為師講這些故事。不過本日天氣已晚,摩訶伐那伽藍距此起碼另有一由旬的路程,今晚是不管如何也趕不到的。不如我們先進城見王,明日一早再去阿波邏羅龍泉和摩訶伐那伽藍瞻禮,你看如何?”

圓覺道:“阿波邏羅龍王曾經在迦葉波佛活著的時候生在人道,名為殑祇,是一名精進的修行人,深通咒術和真言,能夠製禦惡龍,使它不下暴雨。當時的國人都依托他的幫忙,才得以積儲餘糧。國人感念他的恩德,每年每家都扶養他一鬥的穀糧。

“話音剛落,神仙的身材立即就複原如初了。國王因而更加忸捏、愈發懺悔先前所行,因而同他的王後妃子們一起皈依了佛法。”

玄奘用了一個早晨的時候,謄寫宋雲的書卷。

“那就還由你來講吧。”

“但是暴龍不聽佛陀的教誨,於頃刻間又興雲佈雨,雷電齊發。但是這統統的進犯,就像是一滴墨汁滴到大海當中,轉眼之間就化為烏有。

在寺中安息一宿後,玄奘師徒持續東行,一起上隻見山川穀澤縱橫交叉,林樹蔥蘢花果富強,這烏仗那國倒真是個風調雨順、寒暑和暢的好處所。

“神仙答覆:‘冇有。’

“聽了這話,龍王非常驚懼,因而現身跪伏在佛陀座前,懺悔皈命。佛陀為龍王授了三皈依,又開示苦、集、滅、道四聖諦法,並對他宣說道:這統統的人緣,都來自於你本身的貪念、瞋心與愚癡。導致一名清清淨淨的修行人,竟然轉生為牲口道的毒龍。固然你現在具有神通法力,能夠呼風喚雨、興雲作浪,但是你心中的憂?並不能夠斷除。現在,你隻要滅除了貪、嗔、癡,轉修本身,以成證菩提,依循著佛法正道而行,才氣獲得真正的擺脫。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