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到飯廳時,見氛圍有些降落,我笑問道:“我們說說這月餅的事吧,這餅做了出來,每天可就得運到鎮上去賣了,我們得算算本錢纔是,好定上個價。並且我們做那香辣菌,和那花生糖,也有那麼些量了,現在賣上也合適,不然我們家乾貨鋪子裡,可真是冇甚麼新貨了。”
忙活了大半天,一家人看到如許的成品,那裡能不衝動,圍在放著月餅烤盤的長條桌邊,就衝動的點評了起來。
“我今天下午才返來了啊,不消等我用飯。”爺爺坐上了騾車,轉過甚笑眯了眼的給我們號召了一聲,然後又叮嚀了一遍現在已經學會了趕車的大表哥,纔是帶頭趕了車就往外走。。
見大師也都同意,我內心略一考慮,道:“這糖臨時能夠賣上個高價,我們對比著府城裡賣了120文一斤的芝麻桿糖,我們家的這花生糖和芝麻糖,賣貨商就訂成90文一斤,零著賣就訂成120文1斤。菌子嘛,就照著罈子大小分歧訂價。是小號4斤的100文、中號16斤的320文、大號40斤的800文,如果碰到有人零買,就每壇加10文得了。現在天做這月餅子嘛,就算5文一個,我們在外邊再包上一層油皮紙。零著買我們加上1文也就成了。”
現在家裡這筐子是從冇缺過,甚麼裝柿餅的大、小筐,套罈子外的大、小筐,堆在堆棧裡都多了去了。
真是不曉得,他們之前過的那是甚麼日子了。粉作作坊裡乾活的兩個年青人樣,倒還不清楚,但聽老孃講起來,在小副食作坊幫手的四人,可都是拚了命的搶著累活乾,就像不敢停一刻歇歇的模樣。以是老孃纔是七點不到,就把他們都放了歸去歇息。
看著大哥把烤爐外的烤箱蓋子給蓋上時,我鬆了口氣的笑道:“唉,終究算是成了,我還覺得我們明天還得試上半天呢。”
如果真遵循傳統的端方來稱呼,實在大伯家的劉浩清和劉浩寧,是要稱大堂哥、二堂哥的,或是把我那五個哥哥都排上大小,順次來稱呼。但因為我從小一向照著他們的奶名大名的加了喊哥,成果就成了現在如許了。
而此時,我也更是感遭到了,為甚麼在古時,很多人家會把一些秘法看得那麼重了。那可都是彆人的先祖,通過儘力和經曆的堆集,一點點總結下來的呢。
“成了?”爺爺滿臉的笑著,卻道:“這成不成的事,要得等開了烤爐蓋子才曉得,我們現在說這些,可還早。”
真是口是心非的老爺子。一家人看到他那張笑容,都忍不住的憋了笑。
直用了近半小時,爐箱中傳出來的香味較著已經更濃,奶奶纔是退了火,又等了近十來分鐘,四盤子小號的40個月餅,被從烤箱裡夾端了出來。
“唉。”爺爺邊走邊歎了一聲,倒是再冇說甚麼,隻是取出了他的旱菸頭。
額。這有甚麼不好算的。
我這還冇答話,大哥已經笑道:“嗬嗬。芽兒你說這類,是不是就是指那大罈子的就算是實惠裝,小罈子的就叫佳構裝?好促進彆人多買我們家的東西。”
對於這訂價,一家人都是冇定見的。彷彿每次賣甚麼,這代價讓我必然後,大師都真冇哪次提過定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