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璃的太刀接連防住披甲蛤蟆的進犯,但倒是猛見它矮身轉體,右爪順勢從腰間拔出短刀,電掣般直劃劉璃小臂。劇痛之下他來不及反應,披甲蛤蟆又是一個重劈到了。此時劉璃做出了一個出人料想的行動,他一把拋棄了手中的太刀。側身避開砍擊的同時雙手猛地一環,死死抱住了仇敵的手臂。披甲蛤蟆開端時不曉得劉璃這是為甚麼,操起另隻手的短刀便要捅刺,可下一秒它的眼神就變了。因為它看到一個躍入半空的女人,另有那女人從揹包抽出來的長弩。
麵對俄然呈現占有天時上風的長途兵種陣地,最直接的應對體例就是步兵加快衝鋒對實在施打擊。兵馬俑們也恰是這麼做的,在戰錘隊長的帶領下,立即向碎石堆建議了衝鋒。可還不等步隊靠近,清脆的蛙鳴聲中,無數身形壯碩滿身覆甲的蛤蟆軍人,從碎石堆的兩側湧出。它們操縱細弱的後腿停止蛙跳,極其敏捷的在碎石堆前,排擠長方形的防備陣。一麵麵橢圓形的大盾牌,被擎在最前麵的蛤蟆軍人手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