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更加深了。
他稍稍昂首,能看到太子立在月光中,隻能瞧見小半張側臉,太子端倪低斂,鳳眸微闔,模糊透出的目光如同冰冷的、染血的刀鋒,能割開皮肉,刺穿骨骼。
景硯立在窗欞前,披了件薄薄的外套,並未點燈籠,而是藉著月光,不緊不慢地削動手中的木雕,已經有了大抵的模樣。
得福一怔,忽的笑了,連過分刻薄的麵龐都顯出些憂色,拍了拍得全的肩膀,“我的好弟弟,你可選了個好人選。”
得福是很情願替馮貴妃排憂解難。最要緊的是,將沉雲宮另一個掌事盛海踩下去的。
陳皇後自景硯小時候就發明,太子的天賦實在驚人,他不但早熟靈敏,能體察四周人纖細的情感竄改,且能記得清前朝後宮,統統能夠有效的人或事。乃至是看過一遍的輿圖,閉著眼都不會迷路。
流魚抬開端,聲音更加輕了,“主子跟在稱心身後,便是為了替兩位公公尋出阿誰主子究竟是甚麼處所的人,好叫得全公公能得償所願。稱心將他的身份瞞得緊,主子擺佈探聽了好久,才發明阿誰小寺人叫良玉,是太清宮的人,就是廢太子獨一陪侍的小寺人。”
燈光在風中搖搖擺晃,得全不耐煩得很,在一邊插嘴,“哥,他一個禦膳房的小東西,能曉得甚麼要緊事。”
他腳步很輕,走近了些,喬玉還未發明,俄然翻開紙燈籠上的衣服,出聲問道:“做甚麼好事,偷偷摸摸,不想叫我發明。還用衣服遮燈籠,如果走水,你跑得過火嗎?”
元德帝究竟為了何事而對馮貴妃大怒,雖說這件事對外瞞得嚴嚴實實,可坐到得福的位置,又是沉雲宮內的事,老是有門路曉得的。啟事是原東宮的小山亭被翻出了一具屍身,同馮貴妃牽涉上了乾係,才惹怒了聖意。廢太子本來就是馮貴妃的一根心頭刺,現在更是到了不得不拔的時候。
景硯放動手裡的木雕,朝那邊走疇昔。他排闥而入的時候,喬玉正縮在被窩裡,聚精會神地做著甚麼,燈籠不像平常擱在木架上,而是掛在床頭,上頭還罩了層單衣,約莫是為了掩人耳目。
太清宮中。
他頓了頓,接著道:“是良玉的事。他不是禦膳房的人。”
陳家在塞北運營多年,汲引培養了無數將領,都是塞北軍的中堅力。即便是元德帝想要完整肅除陳家的影響,都要有所顧忌。畢竟如果要一蹴而就,塞北無人,胡人必當踏破邊關入侵,到時硝煙四起,民不聊生,喪失更大。
他們的聲音垂垂隱冇在了夜色裡,再聽不清了。
蕭十四走後,景硯的木雕也刻了大半了。喬玉的寢室離這裡不遠,他能模糊約約看到薄薄窗紙處透出的昏黃燈火,是不久前亮起來的。
得全愣住了,得福卻笑了笑,“咱家能不曉得這個嗎?禦膳房掘地三尺都找不到蹤跡,必定是彆處的人,如何,你曉得嗎?”
流魚朝得全叩首跪了下去,他調劑了氣味,陡峭道:“主子是小寺人,曉得不了甚麼驚天的奧妙,隻是這件事對兩位公公而言非常要緊。”
他的敵手,向來不是馮南南,也不是馮家在朝堂上結黨營私的翅膀,而是元德帝。
得全終究得了良玉的動靜,也冇工夫同流魚這麼個小寺人繞彎子,踹了流魚的膝彎一下,陰陽怪氣道:“得了,這麼些好話謊話,爺爺們聽很多了,不如講點風趣兒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