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太太一句話,不就叫太太和四姐從常州趕回了都城。
茗煙閣就是梅姨娘和五蜜斯茵姐兒的住處,三年前徐秉臻外放,隻帶了正妻周氏和嫡出的二少爺,四蜜斯去了常州,梅姨娘和茵姐兒則是留在了都城。
徐茵在馬車裡,手不自發的捏緊了,心撲通撲通跳著,怪不是滋味兒的。
不管茵姐兒如何不甘心,老太太的叮嚀,她是不敢不聽的,叫丫環服侍著梳洗了一番,就跟著梅姨娘出了徐府,上了馬車,朝城門口去。
梅姨娘曉得她內心的委曲,抓著她的手道:“快彆如許說,太太返來,你這當女兒的自是要去接的,你孝敬,太太內心頭也歡暢,今後也能更疼你幾分。”
崔老太太的話音剛落,立馬就有丫環搬了個繡墩過來。
“女人慢走。”梅姨娘叫了一個丫環將佩蘭送了出去,這纔看著坐在那邊神采丟臉的茵姐兒。
丫環得了叮嚀,一起趕到了茗煙閣,門前的小丫頭見著她,忙笑著迎了過來。
梅姨娘先下了馬車,又有婆子扶著徐茵走了下來。
“母親放心,二爺是個孝敬的,曉得您病了,自會早早就讓弟妹們進京侍疾。”王氏想了想,又接著說道:“再說,弟妹也有三年冇返來過了,縱是母親不說,也是想來儘些孝心的,現在母親這一病,倒是成全了弟妹的孝心。”
“姨娘正和我家蜜斯說著話,姐姐快隨我出來。”
說著,就叫了一個丫環將老太太的話帶到茗煙閣。
老太太帶著幾分嚴肅道:“彆人倒也罷了,去叫人梅姨娘和茵姐兒疇昔接。”
崔老太太嗬嗬笑道:“你呀,慣會哄人,甚麼話從你嘴裡說出來就順耳多了。”
王氏跟著笑道:“母親不嫌兒媳笨口拙舌,就是兒媳的福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