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南明_第222章 漕運總督2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

都是有方便有弊,考慮了本地州縣官的感受,處所的騷動,但這施恩的機遇卻被放過了。

一張公案前,一個緋袍花犀帶,官服上有二品錦雞補子的大員坐在官帽椅上聆聽,麵前幾個幕僚正稟報著甚麼。

他在史乘上留下重重一筆的,倒是向時任南京兵部尚書的史可法獻上“借虜平寇”之策。

然後又有兩個幕僚出去,倒是舉人閻爾梅與姚康。

此時二人出去,閻爾梅是個非常開朗的人,一進門就哈哈大笑。

史可法發怒,閻爾梅、姚康隻是沉默,沉痛時勢的廢弛。

是以此時各房行走的,就儘是年青人的麵孔,個個飛信自揚,倒與彆處官邸幕氣沉沉的氣味構成光鮮的對比。

朝廷大員身材短小精乾,臉孔烏黑,但雙目炯然有光,他筆挺的坐著,姿式無可抉剔,他神情專注,幕僚所說每一個細節都不放過,事無大小,他都幾次發問。

“門生已勘察董家溝河口運道,董口又有淤塞跡象,運船通行不便。要包管宿遷段運道暢達,除了必須再次疏浚順濟河,還必須節製駱馬湖水位,使之運道枯水之時可濟運,運道盛水之時可排放。隻是開河泄湖,就要挖開馬陵山,開鑿攔馬河,此河全長二十餘裡,此中山開河十餘裡,宿遷處所,怕難以支應。”

究竟他也冇用錯,汗青上的揚州之戰時,他麾下的幾十個年青人幕僚,多隨之在大戰中就義,或戰死或他殺。

各方麵的調和也困難,他更必須考慮到本地州官縣官的感受。

或許大捷的動靜起了感化,又或許黃思恩大人,齊尚賢大人的手劄起了感化,也僅僅一天後,淮揚兵備道張文光,就將捷報與公文轉交到總督漕運轉政公署內。

總督漕運轉政公署。

此事千萬不成。

但處所鄉勇,那但是各州縣官直領。

他曉得史私有柔嫩寡斷的弊端,大聲勸道:“史公,當斷則斷,邳州事關漕運重地,本地強盜騷擾,當立遣得力之士任之!這楊河兵戈勇猛,還是文人,恰是合適人選啊。”

彷彿在他麵前,就向來冇有“對付了事”這個詞。

史公這汲引的恩德,可就少了。

崇禎帝聞言感慨萬分,對他留下了非常傑出的印象,是以待史可法喪服除後,就迫不及待將他提到漕運總督這個首要位子上。

史可法就是一愣,隨後就是點頭。

並且科舉南北分榜,複社的權勢頂多在南邊的一些省分罷了。

多謝“烏傷郡王”、“關中虎將”書友各一萬打賞,另有彆的書友各種支撐。在清算前麵的細綱,汗青不好寫,各種要想的東西太多了。

太宗纘承大業,建立漕運而革使職,乃命武職重臣總理,景泰二年,以副都禦史王斌為總督漕運兼巡撫淮揚,駐節誰安,與總兵官同理漕務,稱文武二院。

“督臣仁德,以門生來看,攔馬河工項勢在必行,宿遷等地運道就在駱馬湖邊上,每到汛期,便汙流翻滾,水連天涯,分不出順濟河、黃河或是駱馬湖。乃至大水暴漲,還會沖毀湖邊運道。李從心、朱光祚、劉榮嗣、周鼎四任總河因漕運不通而開罪,本源就在於此。是以不但要疏浚董口,更要使駱馬湖水暴漲時有個去處。攔馬河若成,便可東流向碩項等湖,再注入大海,如此漕運之事無憂矣!”

閻爾梅乃沛縣聞名文人,字用卿,號古古,因生而耳長大,白過於麵,又號白耷隱士。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