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南明_第349章 北上取銀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

他轉移話題,提及了另一個事,倒是勸楊河分潤軍功。

他看得清楚,新安軍的銃,確切打射裝填便利得難以描述。銅栓抽出來,將一種紙殼彈塞出來,銅栓一推一卡,就此裝填結束。乃至火門巢內都不需求倒入引藥,彷彿那銅栓的前端有弧刀,能夠劃破塞入銃膛的紙殼彈,將引藥傾入火門巢內。

張兵備感喟,這豈不是說,邳州鄉兵一個小小的銃兵,光盔甲火銃子藥就要幾十兩銀子?或許楊河捨得費錢,但對他說並冇有提高的意義。

楊河皺眉:“淮北瘠薄,田皆斥鹵,鄉兵屯田,恐怕隻是勉強溫飽。招商收稅,怕也收不到幾個錢。”

“真是軍國利器。”張兵備心頭衝動,他向楊河要了一杆銃旁觀。

……

楊河吃了一驚,道:“督臣如何說?”

晚宴後,楊河為兵備籌辦了憩息的房間,張文光淺笑道:“慎言,隨本道逛逛?”

最後楊河勉強同意儲存首級二百顆,餘者分潤出去。但也不能白送,要靠銀子來買,一顆人頭一百兩。

“甚麼?”張兵備吃了一驚,這麼貴?中間的孔傳遊、張奎祥等人也是咋舌,太貴了。

太快了,公然如那楊河所說,此銃幾息之間便可裝填打射,構成源源不竭的火力。

但楊河對此無法,他或答應以擋住小股的韃虜兵馬,卻有力顧及山東的各個城池,大明要地的流寇更是鞭長莫及。

戰兵二百,以盾兵四十在前,個個持九斤藤牌蹲著,身後八十銃兵,擺列兩層。又數步後八十長矛手,一樣分為兩層。

當晚,楊河等報酬兵備張文光拂塵,賓主儘歡。

燈籠與火把在寨牆蜿蜒若火龍,兵備凝睇寨外,歎道:“此寨真為南直咽喉,天月若失,虜賊順官道直下,宿遷、沭陽、海州皆不成免。介時生靈塗炭,商店榛莽,幸我淮安,有楊練總啊。”

楊河道:“醜虜洶洶,所過之處,波折滿目,白骨如山,城郭廬舍皆為丘墟。我大明軍民都該奮激同仇,戮力殺賊纔是。”

又此銃發射快速,銃手均勻裝填時候十息,若分二層,每十息可打擊一次。若第一層打射後第二層等候五息後再打,兩層銃手每隔五息便可發射一次,更可構成持續不竭的火力。

實在就算總督府不來這一出,楊河也會想方設法擴大分力,大明已經有力迴天,貳內心早為南明的事情做籌辦。但答應掌練六地鄉兵更好,能夠名正言順的屯田練兵。

很久,排銃的聲音消停下來,每個銃兵都射擊了三發子藥,一共六陣的排銃。

同時張文光對新安軍的兵器設備大有興趣,此戰大捷,除了這些鄉兵敢戰,想必他們的火銃與盔甲也起了很高文用。

月尾時,巡按禦史倉促前來天月寨勘驗功次。

張兵備嘩的一聲,將銅栓起了,又一拉,銅栓連著鐵蓋拉出來,暴露黑壓壓的膛口,內裡另有絲絲的煙霧,散著熱氣。又一推,將銅栓連著鐵蓋推了出來。

宋明以來朝廷雖防患武人,實在更防患讀書人,特彆懂治軍、懂治政的讀書人。平時讀書人無權有力,已經讓人頭痛,倘如有兵有馬,那威脅力更上漲一萬倍。從汗青上看,朝廷若答應私家軍的存在,最後滅掉朝廷的,也多數是具有私家軍的權勢。流寇之以是暢旺生長,也是因為牛金星等讀書人的插手。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