墟巷_第三十五章 春心萌動不自知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

而後,又特地命人快馬加鞭,百裡加急,將聖旨送往天相寺。

需曉得,妄論當今聖上,但是違逆犯上的大罪。如此一來,她也不幸虧多言,便複又持續吃起了齋食。卻因肝火未平,竟不慎噎了食。

反觀禪修,於此事卻半分未曾提及。對於香客的哭鬨不休,以及師兄弟的恥笑戲弄,皆一笑置之,不予理睬。

鳳心顏曾一度要將此事說與禪修,卻被布冥幾次攔住。如此一來,二人便有了分歧。布冥終覺此事於禪修而言,實在過分慘痛,也過分傷害。這等不共戴天的殺父害母之仇,叫他如何得報?稍有不慎,便要落下個屍首分離的了局。即便好些,怕也少不了剩下個鬱鬱而終成果。倒不如終其平生對此皆全然不知,無知者無恨亦恐懼。

原是因了鳳心顏在幾日前,不曉得從那邊尋來一味藥方。待製藥服下後,竟不出三日以內,禪修便單獨下了床榻。試想這布冥老衲人也混跡江湖多年,雖不說醫術超群,卻也可稱得上一聲藥到病除。可於此藥方倒是聞所未聞,見所未見。要說這此中藥材到也不慎寶貴,隻是這配藥之法,到實在奇特的很。他幾次想要開口扣問,何如卻始終未曾得餘暇。

這幾日,天相寺中更加繁忙起來。

有人又言:禪修神僧本菩薩轉世,三頭六臂,身懷神力,能凡人所不能。

布冥深吸了口氣,將幾欲迸發的情感,停止在了喉嚨之下。方纔回道:“老衲是想聽聽施主有何高見?”

所來世人,不乏求官取財、求子添壽者,亦不乏心胸夙願、胸藏辛秘者。可究其目標,左不過都是為了有幸與那傳聞中的“神僧”見上一麵罷了。

小和尚見狀,忙疾趨而去,欲要取水來。

盛平天子於京中公佈聖旨,書中有言:朕於寺中為百姓祈福之際,逢叛臣賊子反叛,幸得天相寺中禪修神僧儘力相救。此乃天降福澤,佑我大玄。今,特封天相寺為國寺。封禪修神僧為國師,封號護國公,官居一品。

鳳心顏不予理睬,複又為本身續了杯涼茶。

天子之心,昭然若揭。鳳心顏既能等閒看破,布冥又何嘗不知。故而,便藉口禪修傷重未愈之名,一併全權當掉。

半晌過後,鳳心顏繼而又道:“現在,你與我說這些又是何意?”

空留老衲人單獨一人聳峙在傍晚下,麵色羞憤不堪,目光龐大難懂。少頃,很有些怒意的輕聲嘟噥道:“大言不慚,為老不尊。還妄圖將人拐去!且不說禪修是我佛門中人,便是俗家後輩,僅憑你二人差了一輩人的身份,便也是萬般不能之事。”

“高見?現在這等地步之下,我還能有何高見?難不成要我攜他私奔了去?在一起絕地流亡,決死鬥爭,逃亡天涯?”鳳心顏冷哼一聲,趨步分開了。

鳳心顏咳的說不出話來,卻也心生憤怒之意。拂手將人推卻一旁,接太小和尚端來的茶水一飲而儘,斷斷續續的囁嚅著:“忘恩負義的臭小子,若不是因了你,我會遭這般罪?”

可謂街談巷議,眾口紛繁。

至此,由都城至上,平陽縣至下,於百姓當中,口口相傳。因而乎,世人以訛傳訛,道聽途說,越傳更加邪乎。

幸而此地無人,兩人這番對話也未曾叫旁人聽去,不然怕是要驚掉了下巴。

有人言:禪修高僧乃現世神人,能驅邪除惡,了結眾生塵凡俗願。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