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刀客_第七章 深山修行(中)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

兩人出了板屋,隻見群山聳峙,溝穀幽深,山間層巒疊翠,薄霧翻滾,鬆柏相擁,百花鬥麗,更有古刹佛窟,寶相寂靜,令人胸懷大暢,統統煩惱拋諸腦後。二人在林蔭抽綠的土路上漫步,聽著林間鳥語,嗅著路邊花香,遠山近水不住竄改,美景異景層出不窮,洛天初表情暢快,隨口問道:“大師籌算如何傳法?是要長輩修習佛家典範麼?”惠善道:“施主信佛麼?”洛天初想了想道:“半信半疑。”惠善笑道:“這就是了,如施主這般聰慧之人若非親眼得見是很難信佛陀的,學佛之人要具足‘信’‘願’‘行’,如果施主不信,就算把經籍翻爛也冇有效,倒不如在山川河道之間體驗天然之妙,佛法天然,諸法天然,即使不能照見五蘊皆空,也能度統統苦厄了。”洛天初道:“長輩聽不懂。”惠善道:“便是看清自我,體味本質。”

當晚惠善又運功為洛天初抵抗戾氣,天還冇放亮,洛天初就進入深山老林,三天不回。惠善不聞不問,整日在山崖上坐禪,彷彿化身為一塊岩石,保持著同一姿式,紋絲不動,水米不進。洛天初早晨返來,帶回了一些山間野果,惠善也不問他去了那裡,做了甚麼,吃了兩顆野果後就開端為他運功療傷,欣喜的發明洛天初的戾氣減弱了少量。洛天初也一向沉默寡言,常常暴露如有所思之狀,望著夜空呆呆入迷,一坐就是一整晚。到了早上他又要進山,惠善叫住了他,傳了他一句口訣,說這並非佛經,而是一種有助於增加體力,平心靜氣的口訣,口訣為“元氣久氤氳,化作水火土,水發崑崙巔,四達坑阱注。”洛天初記著後就進山去了。

他見洛天初還是迷惑不解之色,便帶他來到一條蜿蜒的溪流邊,問道:“水中有甚麼?”洛天初蹲在溪邊看了看,道:“小魚,蝌蚪。”惠善道:“另有甚麼?”洛天初道:“花石,沙子。”惠善道:“另有呢?”洛天初盯著水麵細心旁觀,心中一動,道:“莫非是我本身的倒影?”惠善淺笑道:“冇有了麼?”洛天初點頭道:“就這些了。”惠善在他身邊蹲下,兩手掬起一捧水道:“這是甚麼?”洛天初看了看道:“水。”惠善將水倒回溪中,道:“魚,蝌蚪,沙石,倒影都是你看到的幻象,他們都能夠離水而去,唯有水中之水穩定,隻是大多數人看不見罷了。”洛天初恍然大悟道:“長輩明白了。”惠善道:“既知水的本質,那人的本質又是甚麼?”洛天初思考半晌後道:“存亡!”惠善點頭淺笑道:“怎講?”洛天初道:“凡人皆有存亡,不管販夫走狗或帝王將相身後皆是一捧黃土,誰也難以倖免,這便是人生本質。款項權力好如水中魚沙,皆是幻象罷了,隻是世人追逐胡想者多,明白本相者少,直到病入膏肓才發明本身並不特彆,終歸要迴歸本質,生前越是優勝,越是驚駭滅亡,反是刻苦受難一輩子的人,死對於他們反而是種擺脫。”

此時洛天初已將天龍山的地形摸熟,隻是不知如何參透存亡,既然不曉得,那乾脆不去想,就如佛經所言“諸法天然,佛法天然”,或許到時候天然就明白了。他無憂無慮的在山間漫步,遇見佛窟就上前參拜一下,固然他不信佛,但也要磕幾個頭表示尊敬,畢竟本身的性命是佛家弟子所救,但是天下間有那麼多磨難之人,惠善大師本領高強,為何單救本身一個?莫非隻是因為血神刀的原因麼,還是有其他的啟事?這時見道旁有一座不高的山崖,崖頂上的景色想必極好,他想也不想就開端登山。現在功力全失,本能夠等閒攀上的山卻跌落下來三次才艱钜爬上。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