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蓮子乃轉世靈童,吐蕃活佛,豈能等閒被你們挾持?”任無涯道,“即便你能挾持靈童走出布達拉宮,乃至走出邏些城,也定然走不出吐蕃邊疆。想當年,大宋舉百萬之兵尚不能安定吐蕃,更何況你們戔戔兩三人?”
“鄙人癡頑,還請任宮主見教。”
“我……”遲疑再三,柳尋衣乾脆將心一橫,拱手道,“既是任宮主美意難卻,鄙人隻好卻之不恭。”
“略知一二。”柳尋衣坦誠道,“有句話,鄙人一向憋在內心,不知當不當講?”
“不錯。”任無涯開誠佈公,直言道,“當日,宋玉向老夫表白統統,以示誠意。他奉告我,真正的簡仲一向在天山南麓的離城乘機待命。而隨宋玉一起上山的男人,乃是金劍塢四大妙手之一的‘混世魔王’石鎮山。”
“這便是了。”任無涯笑道,“你的部下,死於料想以外。簡仲,一樣死於料想以外。如此想來,豈不是互有得失?最首要的是,老夫用心給你們製造衝突和費事,真正企圖是想藉此機遇磨練你們的本領,看看你們究竟誰能笑到最後。”
“不錯。”任無涯道,“私行突入內閣,自是必死無疑。但老夫曾連續聘請過三人入閣一敘。而你,是第四位。”
“有關波仁的動靜,是老夫奉告宋玉和簡仲。”柳尋衣話音未落,任無涯已幽幽開口道,“實在這一節,即便我不挑明,憑柳門主的聰明才乾,想必也早已推測。”
但是,最為詭異的是,內閣中竟製作著一個周遭一丈的巨大玉池。池中並無半點淨水,而是溢滿燦爛奪目的水銀,令人匪夷所思。
“你可知老夫為何要將波仁的動靜奉告他們?”任無涯問道。
“這……”
聞言,柳尋衣不由心生躊躇,他不曉得任無涯究竟有何用心,故而不敢等閒靠近。
柳尋衣感慨道:“是非恩仇,隻要本身內心清楚,外人又豈能感同身受?”
“誰?”
“實在,任宮主練成《般若古經》的中篇,武功已是深不成測,江湖中難逢敵手,又何必再執念於其他兩篇?”柳尋衣好言勸道,“我自幼便曉得一個事理,武無儘頭。就算讓前輩獲得完整的《般若古經》,又能如何?我信賴天下必然另有比《般若古經》更加奧秘的武功。天下第一不過是一個浮名,天下武功更是永久也學不完。”
“這……”
內閣中的安插簡樸而詭異,正對紗簾的是一張由玉石打磨的椅子,椅子左邊是一張玉榻,右邊是一張玉桌,上擺玉壺、玉杯。統統玉器皆晶瑩剔透,內泛模糊流光,溫潤得空,代價連城。
說罷,柳尋衣不再躊躇,伸手撩開紗簾,徐行邁入內閣當中。
柳尋衣不明以是,遊移道:“遵循天山玉龍宮的端方,除任宮主以外,任何人不得私行踏入內閣半步,不然格殺勿論。”
“我隻知《般若古經》分為上、中、下三篇。”柳尋衣答道,“至於其他的就……”
“不知任宮主將鄙人找來,所為何事?”
一入內閣,閃現在柳尋衣麵前的氣象,令他大驚失容,難以置信。
“你可知《般若古經》的三篇,彆離代表甚麼?”
“哼!”柳尋衣輕哼一聲,鄙棄道,“我早就推測金劍塢毫不會等閒乾休。他們所做的‘萬全籌辦’,想必就是真假簡仲,一個在明、一個在暗的魚目混珠之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