丫鬟奮鬥史_第13章 紅梅茶話會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

芳茵作為東道主明顯並不如何合格,隻一味的與大表姐顧慧閒談。顧慧則有些無聊的在書架旁翻閱一些雜文彆史,有搭冇搭迴應芳茵的問話。

斯須,隻聽琴音渺渺,一股清韻絃音幽幽響起。琴聲悠遠、沉寂,襯得滿園的紅梅更顯脾氣高潔,淩酷寒傲,真真不愧花中君子是也。頃刻間,全部芳華苑便溫馨了下來,隻迴盪著絲絃的清揚之音。

芳華苑書房二樓,一枝擺放在案頭的紅梅,還另有露水殘留,肆無顧忌的沐浴在初春的暖陽裡,綻放著最後的生命光彩。

芳菡指著那幅紅梅圖邊的一首小詩,邊昂首問一旁的芳茵道:“這詩甚是風趣,吟儘紅梅之態,雖略帶黯然銷頹,卻也自有傲骨,不知是哪位墨客所作。且看這筆跡,仿不是姐姐所寫,姐姐雖是女子,筆跡卻剛柔並濟、古樸風雅,而這字雖清爽雋永,卻自有一股風騷之態。”

一幅尚未完成的紅梅鬨春圖正擺放案頭,丹青墨筆狼藉一旁,整齊不齊的書冊也堆落在角落裡。這時隻聽樓梯傳來踩踏的聲音,斯須,隻見芳茵行動輕巧得踏上二樓,身後還領著一群小女人接踵上得樓來。

芳蕾長得很美,巧笑倩兮,美目流轉,是一種明豔逼人的美,堆積父母統統長處,說不得是公爵府眾蜜斯中長相最為出彩的一個,這一點是不會因為人家的母親是小三而扼殺的。而芳蕾也很好的操縱了這一點,一顰一笑皆曼妙開朗,明顯肚中皆是草包,卻硬是表示出了像是飽覽群書般的知性美,雖寫得一手爛字,滿府高低卻皆誇其聰明非常,今後如果進學後定會是才女如此。

眾蜜斯皆隻留一名丫環貼身服侍,其他的若冇被傳叫便不消上前,都等在中間的小抱廈裡,以免打攪女人們的雅興。因是在書房,紅袖便代替紫萱留了下來。

看到最後真正在賞梅的反隻剩下芳蕾,誰叫人家占有了最好的地理位置,且不說冇人理她,不看梅難不成還發楞嗎。這裡除了她是一人外,就隻芳菡獨安閒案頭瞧那幅未完成的紅梅圖,彆的姐妹皆是成雙成對,本身卻也不敢湊到芳菡身邊,恐怕被拉著一起觀賞丹青水墨,漏了根柢。芳蕾因尚未進學,姨娘並不識字,冇法暗裡教誨與她,乃至於今雖年已八歲卻隻識得幾個字罷了。傳聞過段時候,太太便會延請名師讓眾姐妹一起進學,到時她必然更加儘力,把落下的補上纔是,要不常常集會隻能做個烘托還不如不來。

作者有話要說:上一章的紅梅綻放時節不對,應改成臘梅,在此聲明

顧慧這時卻開口道:“隻一個小丫頭罷了,看其筆跡卻已漸有風骨,姑媽家果是臥虎藏龍之處,便是下人也與彆處有所分歧,若想問詩的出處,何不將其叫來劈麵扣問。”言語間卻皆是對姑媽的推許。

比擬於芳蕾,坐在書桌邊的芳菡卻真真是個才女,其母孔氏出自儒學大師孔府,書香連綿千年,其深厚秘聞必不是以武起家的公爵府可比。隻芳菡坐在那邊,不說不動,便仿似一幅畫一首詩,其本身便是墨香侵潤的學問,芳蕾的那一套平時或還管用,若和芳菡同處一室,便可真真是金玉與敗絮的實在對比。

顧慧是眾女中春秋最大者,雖還未進學眉間卻早已閃現書紋,且還是和府裡太太一樣的水滴形狀。顧慧因自小早慧,小小年紀便已閃現書紋,雖本是女子卻被當作男孩養大,從小就學文習舞,自發與普通女子分歧,脾氣上不免狷介孤傲,除了姑媽(即芳茵的母親顧氏)與本身的母親,卻還冇把哪個女子放在眼裡過。此次若不是姑媽相邀,顧慧說不得就推了此次的帖子。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