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曆山大四世_第一百五十六章 亡國危機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

“你不要想得太悲觀了,泰爾那麼高大的城牆,還是在海島上製作的,最後都被攻陷了,迦太基城這麼大,要戍守那麼長的城牆,三萬人也是捉襟見肘的。我想大師都深知馬其頓軍隊的短長,他們具有這個天下上最強大的軍隊,他們跟幾近統統兵種打過仗,不管是色雷斯人、凱爾特人、日耳曼人、斯基泰人、波斯人抑或是一樣具有戰象的印度人,我們在他們麵前毫無上風可言。如果他們要從這裡進入,那我們該如何應對呢?”

迦太基是一座城防極其堅毅的多數會,它所占有的地形易守難攻,再加上有港口,以是很難對實在施包抄和封閉。迦太基有一道特彆堅毅的三重防地,高出了從地通向都會的寬約30斯塔狄亞的地峽,防地的主體是一道18肘尺(約9米)寬,約30—40肘尺(15—20米)高的城牆,前麵是一道60英尺(約20米)寬的戰壕和一道木柵欄。這些城牆被建成了炮塔牆,分為高低兩層,每層又被分紅了很多房間,基層的空間充足豢養300頭戰象,上層是能包容4000匹戰馬的馬廄,以及能包容2萬名步兵和4000名馬隊的營房。固然迦太基貧乏大象、馬匹和構造傑出的軍隊,但是大量百姓誌願者包管了城防職員充沛。

但麵對以逸待勞的馬其頓水兵,迦太基水兵又豈能等閒就能逃脫,幾十隻輕巧的馬其頓戰艦飛速撲向迦太基艦隊,他們隻是交叉豆割,然後纏住迦太基戰艦,並不作為首要進犯力量。隨後重型戰艦也漸漸殺疇昔,哈斯卓巴不得不抽出部分戰艦抵抗這些輕型戰艦,以保護主力出逃,那些運兵船則以最快速率向迦太基駛去。馬其頓派出了50艘雙排槳戰船用於追擊這些運兵船,雙排漿戰船是除單排槳戰船外速率最快的戰艦,它們不但都具有青銅撞角,又鋪設了船麵,兵士們能夠在上麵妥當地射擊仇敵。也最多派出這麼多了再多就冇體例對抗迦太基的戰艦了。

運兵船在喪失了五六十艘戰船以後,哈斯卓巴帶著大部分的兵士回到了迦太基城,但戰艦的損毀超越了三分之一,加上前次瓦萊塔海戰的喪失,迦太基的水兵被乾掉了一半多。迦太基的上空陰雲密佈,城中哀嚎不竭,元老院裡世人個個如喪考妣。

麵對衝過來的迦太基戰艦,馬其頓把能投射的戰艦儘量安排在火線,火線安插輕型戰艦與敵方周旋,前麵再以重型戰艦乘機沖毀敵方戰艦。終究馬其頓水兵喪失七八十艘戰艦,可謂是傷筋動骨,迦太基戰艦喪失150多艘。這場位於第勒尼安海的海戰是有史以來範圍最大的海戰,也是迦太基的最後一場大海戰。這場海戰兩邊都冇有致命性的毀傷,主如果馬其頓水兵占不到太大便宜,不想再跟迦太基人做加減法,終究隻能兩敗俱傷,因此兩邊都做了讓步,但因為迦太基人急著歸去,馬其頓水兵還是俘獲了很多船隻,也算減少了些喪失。而迦太基水兵退回港口後馬其頓軍隊就開端封閉迦太基城了,直到迦太基投降,再也冇有出來過。

迦太基元老院,一大群人正各抒己見,大吵大鬨著。

喜好亞曆山大四世請大師保藏:亞曆山大四世小說網更新速率全網最快。

會場頓時一片安靜,過了好一會纔有人持續開端頒發言論,無外乎一些臣服或者抵當的談吐。當然,也有人提出了一些扶植性的定見,最後大會決定在港口內建一道簡易的城牆用來抵抗馬其頓人的打擊,在全城停止招兵,將軍隊擴大到人。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