衙內闖三國_第660節:第245章:各方之謀(3)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

這且不說,此番天子之詔,雖曹操之謀,但天下除皇叔自有說法,身份特彆,能夠不奉外,更有何人能抗?而此聖旨既出,便主公謙讓,劉青州處,又豈有不猜忌之心?

魯肅瞪眼,半響,遊移道:“公瑾何故有此掌控?”

主公與荊州殺父之仇,若報,則需本身有根底、氣力。如此,吳揚之地,便勢在必得。不然,單賴劉青州處補助,與求吳揚之地自補有何兩樣?[

待得了荊州,北有大江之險,東有滄海之憑,數年以後,蜀中老太常若去,則蜀中便成無主之地,主公順勢取之,又有何不成?川中天府之國,沃野千裡,陣勢險要,乃大業所成之基。

孫策聽著魯肅侃侃而談,心中不由翻起驚濤駭浪,半響起家大怒道:“汝竟要我謀奪叔父基業,甚而還要算計其父之地,孫策受叔父之恩,天高地厚,若真如此,與禽獸何異?便得了天下,除了淪為人之笑柄,更有何益?此言不必再說,孫策大好男兒,毫不做此無情無義,背恩忘義之舉!”

孫策一愣,隨即大驚道:“公瑾何出此言?且休說我父當日乃大漢之臣,便無當日身份,本日我叔父身為皇叔,策身受叔父大恩,又有先父遺言,豈敢有非分之想?此事千萬不成!”

魯肅一呆,點頭道:“哪有此事?那劉青州雖對主公珍惜,但觸及天下之事,單看其各方安插手腕就知,豈肯授人以柄,太阿倒持?”

周瑜起家軒眉道:“將軍先翁本天下豪傑,雖不幸半途遭小人暗害崩卒,然活著時,亦為一方之候。www>

魯肅麵孔漲紅,還待再言,周瑜暗以目表示,嗬嗬一笑攔住道:“將軍既然不肯,此事便再做後議就是。隻是麵前之事,總要有個說法。以瑜之見,不如便就此呈送皇叔處,請皇叔決計如何?”

周瑜見他真急了,這才哈哈一笑,湊疇昔攬著他肩膀,一邊推著他走,一邊低聲道:“你隻想壓服主公承諾,如何不想想,如果青州那兒,也是這個意義呢?”

周瑜點頭應了,扯著還要說話的魯肅,一起出了府門。到得內裡,魯肅急道:“公瑾拉我何為?士為知己者死,忠臣當直言為主而謀,此番機遇,乃我主大好良機,豈可錯過?”

屆時,主公背依川蜀險要,高出荊、吳富庶之地,一待天下有變,跨江而擊,百姓豈不簞食壺漿以迎?若此,大事可成矣。

孫策這纔回嗔作喜,點頭道:“我便是如此想,公瑾可速速令人將此事報知叔父,萬事聽叔父安排就是。”

周瑜見他頓腳焦炙,不由好笑,點頭道:“子敬便是誠懇人。隻是主公執意不肯,難不成你還能逼他承諾?”

周瑜笑而不答,隻是閒庭信步而走,兩眼中,卻儘是熠熠生輝,閃著聰明的光芒。

魯肅一呆,隨即怒道:“成與不成,總要將話說透。主公仁義,但終歸幼年,隻要你我經心相佐,安知冇有能夠?”

周瑜哈哈大笑,指著魯肅笑道:“子敬可敢與某賭上一賭?以瑜料之,劉青州必定承諾此事。”

至於主公所言恩典,隻要主公屆時好生奉養劉青州,遲早問候,使其餬口無憂,平生恭謹相待,便先堅公又豈能怪責主公?故,麵前之機,實萬世不遇良機,還望主公三思之。”

江東之地富庶,若主公能得據此地,略加運營,而後藉助天子聖旨之事,向西而取荊州,劉表好虛禮而少真才實學,主公雄師一至,豈能擋乎?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